5月18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胡昌明大校在新聞發布會后回答記者提問。 本報記者 劉杰/攝
“應該說是地震催生了這一制度,在此之前這一制度尚在醞釀籌備的過程中,原本要到時機比較成熟時再出臺”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左蘭成發自北京 5月18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辦的抗震救災新聞發布會出現了一個新面孔——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胡昌明。胡昌明和中國軍隊參與救災的主要部門軍官一起,向中外記者介紹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抗震救災的情況。
雖然胡昌明顯得很低調,但他依然成為中外記者追逐的焦點。胡昌明的首次亮相,標志著中國國防部發言人正式走上前臺。此時,距離中國正式宣布建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制度,還不到半年的時間。
打造軍事“名片”刻不容緩
2007年12月27日上午,時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的蔡武,在回答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記者提問時透露,“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國防部已經在籌建新聞事務局,現在正在緊張地進行籌備工作,一旦籌備工作完成,將公布新聞發言人名單和聯系電話,并且開展新聞發布工作?!?/p>
“太需要這樣的制度了?!币晃魂P注中國對外軍事交流的專家告訴本報記者,他過去比較注意國防部外事辦公室發布的消息,但這個機構畢竟不是專門的對外新聞發布機構。而國外經常流傳的一些關于中國軍隊的“風言風語”,如果軍方有專門的對外新聞發布機構,也便于求證與核實。
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副部長羅援少將向《國際先驅導報》指出,通過國防新聞發布制度,可以宣傳我國的國防政策、戰略方針、軍隊現代化建設進程,以及其他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使公眾有更多的知情權。同時,還可以對國際社會解惑釋疑,增強軍隊的透明度,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 “中國威脅論”。
其實,目前我軍新聞發言人并非完全空白。解放軍駐香港和駐澳門部隊先后均設立了新聞發言人。以香港為例,這里部隊的新聞發言人被媒體譽為香港駐軍的一張“名片”?,F任發言人程東方曾評價說:“新聞發言制度增進了香港社會、市民、傳媒對駐軍的了解,密切了駐軍與香港市民的關系。”
不可否認的是,海內外對中國軍隊整體發展的關注程度在逐日提高,如何打造一張更具分量的“名片”,成為迫切的任務。
制度建設有條不紊
看得出來,建立國防部新聞發布制度的工作,一直在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2008年1月8日,一份來自國防部的新聞通報引起輿論廣泛關注,不僅僅是因為消息的內容本身———宣布美軍太平洋總部司令基廷訪華,更因為消息的來源———國防部新聞事務局,這個名稱對于大多國人來講還是陌生的。
1月12日,國防部首次向外界公布了新聞事務局的籌建情況:“自國防部決定正式設立新聞事務局以來,籌建工作正在緊張進行,有關新聞事務局制度建設、人員配備、辦公地點、新聞發言地點等事宜正在研究論證之中。新聞事務局將在適當的時候正式開展工作,屆時將為國際國內媒體提供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相關信息?!?/p>
這之后,以“國防部新聞事務局”名義發布的消息,曾出現在2月份中國南方抗擊雪災的報道中:“中國國防部新聞事務局說,截至2月3日,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已出動51.9萬人次、民兵預備役161.3萬人次投入到抗擊中國南方遭受到的極端雨雪天氣帶來的災害之中。”
抗震救災讓發言人提前出爐
新聞發言人被認為是新聞發布制度的關鍵一環,國防新聞的發布同樣如此。2008年5月12日下午2點28分,四川汶川地區發生強烈地震,人民解放軍和武警部隊迅速投入抗震救災。而在5月13日有關軍隊投入抗震救災的情況發布中,第一次出現了“國防部新聞發言人”的說法。
此后,幾乎每天都會出現以“國防部新聞發言人”發布的權威信息,不過,在這些信息發布過程中,并沒有出現發言人的具體名字。
就當人們以為謎底要留到以后才能揭開的時候,國防部新聞發言人、新聞事務局局長胡昌明大校卻在5月18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首次亮相。
“應該說是地震催生了這一制度,在此之前這一制度尚在醞釀籌備的過程中,原本要到時機比較成熟時再出臺,但這次突如其來的災難,救災如救火,時不我待,不管你準備沒準備好,只要人民需要,只要對救災大局有利,沒有準備好,也要出臺?!绷_援少將告訴《國際先驅導報》。
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姚云竹說,軍隊是此次抗震救災的主要力量,因此軍隊的信息公開也是政府對于突發事件反應的重要一環?!皣啦啃侣劙l言人選在這樣一個時期亮相是很合適的。”
最新播報:四川汶川8級地震 I級應急響應 [親歷/目擊/感人故事] [捐助熱線]
四川汶川地震各地傷亡匯總(實時更新) 何時能預測地震 [尋親資訊]
[如何收養孤兒/收養條件/電話] [怎樣獲得保險救濟] [“救災語錄”]
[不可抗力致民事違約怎么辦] 截至27日12時汶川地震已造成67183人遇難
中國紅十字會常務副會長等詳解汶川大地震善款管理和使用
四大基金會詳解百億慈善款使用:多數分為兩個階段
解惑:賑災捐款額因何與目前實際撥付額相去甚遠?
唐家山堰塞湖處高危 19處堰塞湖制定下游人員轉移預案(實錄)
四川核設施均處于安全狀態 除資陽周邊飲用水源正常
四川省重災區面積超過10萬平方公里 涉及2792萬人(實錄)
專家解讀四川地形變化 會否發生洪災 堰塞湖會否潰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