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成都六月十二日電 從五月十二日十四時二十八分至今,空軍航空管制官兵在四川災區實施著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航空管制,保障抗震救災飛機六千六百余架次。
據空軍航空管制部副部長龐惠軍介紹,大地震發生后,在成都周邊的六個機場先后集結了陸航、空軍、成都軍區和民航的二百多架各型飛機,高空有航拍勘察,中空有空運空投,低空有機降救援,多種任務同時集中在四萬平方公里的空域內實施,每天的飛行流量是過去的幾十倍。僅五月十四日,就有三十八架各型運輸機、直升機飛行一百三十四架次,將救災部隊從各個戰區空運至災區,首次實現了中國軍隊歷史上的萬人空中大投送。
龐惠軍說,參加救災的飛機有三十多種機型。它們從不同機場、不同高度、不同航線同時實施空運、空投、勘察、機降任務,對組織指揮要求極高,極大地考驗著航管值班人員的能力素質。
面對大量危重傷員需要緊急救援、大量食品、藥品需要緊急空投的形勢,空軍航空管制人員采取超常規手段和措施,在災區上空建立了一條條高效、順暢的綠色生命線。從五月十三日開始,成都周邊八個機場每天都有上百架飛機展開空投和救援行動,高峰時軍民航近二百架各型飛機同時執行抗震救災任務。
為真正把“天”管好,最大限度地發揮效益,中央軍委委員、空軍司令員許其亮,政委鄧昌友趕赴成都,親自部署、親自指揮,建立完善了指揮協調工作機制和聯合值班制度,就任務分配、空域使用、組織指揮等問題與軍地有關單位進行協調。聯合航空管制還將東西長約一百八十公里、南北長約二百四十公里的空域設為臨時空中管制區,按照“分時、分區、分高度”的原則,統一安排飛行計劃,調配飛行沖突,并規定了臨時緊急任務隨機調配的具體辦法。
地震受災最嚴重的地區地處青藏高原與四川盆地結合部,山高多在四千米至五千米,受升限和性能影響,執行任務的直升機只能在低于安全高度的峽谷河道中飛行,雷達看不到、通信聯不上,無法實施直接指揮調配。為此,空軍迅即調來一架新型通信中繼飛機,在災區上空架設了一條不間斷的通信橋梁,掃除了高山峽谷內的通信盲區,創造了首次完成幾千架次飛機通信保障的歷史紀錄。
解除地震造成的三十多處堰塞湖險情,特別是蓄水超過一億多立方米的綿陽市最大的唐家山堰塞湖險情,急需大批重型機械、人員、物資急需空運作業區。空軍航空管制人員劃定綿陽—安縣—北川為搶險專用航線,劃設以唐家山堰塞湖為中心,半徑三十公里,真高六百米以下的范圍為臨時空中限制區,建立應急指揮機制,確保了搶險飛行順利完成。僅五月二十六日,就保障唐家山堰塞湖搶險現場直升機飛行八十架次,創造了中國搶險救災史上的最高紀錄。(申進科)
最新播報:四川汶川8級地震 I級應急響應 [親歷/目擊/感人故事] [捐助熱線]
四川汶川地震各地傷亡匯總(實時更新) 何時能預測地震 [尋親資訊] [防疫]
[如何收養孤兒/收養條件/電話] [怎樣獲得保險救濟] [“救災語錄”]
[不可抗力致民事違約怎么辦] 聚焦堰塞湖泄洪進展
《汶川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條例》 解讀:遵循六項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