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70%以上城市、50%以上人口分布在自然災害頻發(fā)的地區(qū)◆設立“全國防災日”有利于完善抗震救災應急體系
趙鵬:十屆、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現(xiàn)任中國工商銀行安徽省分行行長。近年來,共提交議案、建議50余件,涉及經(jīng)濟、金融和社會發(fā)展等多個方面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給我國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巨大的財產(chǎn)損失。從汶川地震中我們發(fā)現(xiàn),許多群眾對地震等災害的應對以及自救措施缺乏相應的了解。建議將每年的5月12日定為“全國防災日”,加大防災宣傳,普及防災知識,提升全民應對地震等災害的意識和能力。
提高自救能力
我國幅員遼闊,地理氣候條件復雜,是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自然災害頻發(fā)的地區(qū)。以地震為例,我國的陸地面積僅為全球的1/14,但大陸地震占全球陸地破壞性地震的1/3。
從實際情況看,加強防災宣傳對提高公眾防災意識以及自救能力可以發(fā)揮巨大的推動作用。比如日本。自1982年5月決定將每年的9月1日定為“防災日”,8月30日到9月5日定為“防災周”以來,通過舉辦各種宣傳普及活動,采取展覽、媒體宣傳、標語、講演會、模擬體驗等活動,對提高全民應對地震等突發(fā)事件的能力、減輕地震等災害的影響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另外,設立“全國防災日”有利于完善抗震救災應急體系。近年來,我國各級政府陸續(xù)出臺了一系列有關防災、救災、應對突發(fā)事件的管理辦法,但真正定期演練的還是很少,應急體系缺乏實踐的檢驗。如果設立“防災日”,以此為契機對應急體系進行演練,能及時發(fā)現(xiàn)應急體系的不足,便于及時改進,有針對性地完善應急體系。
開展避險演練
如果設立“全國防災日”,我們?nèi)绾卫眠@個特殊的日子,提高公眾的防災救災意識和自救能力?重點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第一,大力宣傳防災減災知識,特別是應急自救措施。主要包括有三個方面:全方位宣傳。宣傳要覆蓋所有教育機構,從幼兒園到小學、中學、大學,覆蓋不同的行業(yè),包括各類企事業(yè)單位和行政單位,覆蓋所有地區(qū),包括城市和農(nóng)村;
多渠道宣傳。充分發(fā)揮新聞媒介的作用,包括網(wǎng)絡、電視、廣播,讓更多的人了解發(fā)現(xiàn)災害的預兆以及防避逃生的方法,增強抗災、防災、減輕災害的意識,同時,動員各學會、協(xié)會的力量普及防震減災科學知識;
多形式宣傳。根據(jù)文化程度、年齡等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災教育策略和內(nèi)容,提高宣傳的針對性和效果。
第二,開展地震應急避險演練,用實踐推動防災能力和意識的切實提高。
日本在每年法定“防災日”來臨時,各地都會舉辦地震防災演練,向市民介紹面對突發(fā)災難的應急對策,也提醒市民加強危機意識。如今,防災救災意識在日本深入人心,從熟悉所住樓房的緊急通道到室內(nèi)布置、起居生活,日本人格外注意消除安全隱患、保持逃生通道暢通。
我們可以借鑒日本經(jīng)驗,在“全國防災日”組織開展地震逃生等應急避險演練活動,讓群眾特別是學生按照事先設定的安全路線,演練逃生過程,從而更好地掌握災害逃生知識。同時,通過應急演練,修改完善應急預案,不斷提高全社會應對突發(fā)事件的能力。(本報記者 吳 兢采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