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干旱:繼續透支,還是節水
一個短期內不會改變的事實是,華北平原將繼續深陷干渴,以往“開源”路徑,從打井到跨流域調水,在專家看來也到了極限。馬軍說,當前為了抗旱保糧,采取一些應急取水措施無可厚非,但從長遠來看,這一地區需要一個完整的節水方案,人類不可能永遠超過自然承載力索取。完整的節水方案應該包括可行的技術、經濟杠桿等手段。
盡管馬軍認為自己不是一個農業專家,但他了解到信息是,目前農業節水的技術已經成熟,不管是節水領域最先進的以色列的滴灌技術,還是普通的大棚技術,在全國各地都有應用,而且很多節水的技術也都國產化了。但這些先進的技術與華北地區的現實情況是否接軌,還應該有待更清楚的論證。
中國水科院的沈大軍博士也支持這一觀點。他說,最先進的滴灌、噴灌技術有可能節水效能好,但成本會很高,而且對自然環境的要求也會很高,并不是說采用這些技術就是經濟生態比最合適的。比如,噴灌技術對華北地區的春季灌溉就不適用。另外,噴灌技術對水質要求很高,不能含有泥沙,否則就會損壞噴灌系統,這對華北平原中的引黃灌區就不適用。而飽受批評的大水漫灌模式,并不一定就該完全否定,對于面積不大的耕地,漫灌的模式或許還有助于彌補附近生態水的缺失。
除了技術以外,馬軍認為,還應該有一套相應的經濟政策。但在農業領域,節水的鼓勵政策不可能簡單地靠提高水價來實現。
節水工程誰埋單
一些專家認為,首先應有全方位的節水方案;另一些專家看到的,卻是節水實踐中遇到壁壘。
中國農科院的水資源專家姜文來研究員說,他也認可目前節水技術并無障礙,但種種現實狀況確實阻礙了技術的推廣。耕地都分散在農戶手里的狀況,使得大家沒有大規模投資節水灌溉系統的積極性,“各家耕地面積都不大,如果搞噴灌,一不小心就噴到別人家了”。姜文來說,盡管有幾分玩笑的意思,但這確實是推廣節水灌溉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另外,目前,澆地的成本已經差不多占到農民種糧全部成本的20%左右,如果再要依靠農民投資節水設備的話,種糧的收益就會減少,挫傷的是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姜文來認為,目前我國農業灌溉水利用系數是0.45。這個專業說法的通俗解釋是,澆地的水,只有45%被有效利用,其他或者蒸發了,或者滲漏了。而在節水效率比較高的國家,這個數字能高達0.8,就是說只有20%的水流失。
作為專家,姜文來曾參與研究設計“十一五”我國農業灌溉的用水效率。專家們希望,在2010年,我國的灌溉水利用系數能提高到0.5。別小看了這0.05的提高,專家們算的賬是,背后需要1800億元的投資支持,主要用于國家骨干灌渠的改造。事實上,這1800億元,只是專家的“一廂情愿”。
姜文來認為,農田灌溉投入不足、灌渠年久失修的問題,也加劇了灌溉用水效率的低下,必須盡快提上議事日程。他提供的數據是,在被調查的373座渠首建筑物中,嚴重老化的有70%,只有4%是完好的。
姜文來稱,灌渠的管理模式是值得重新研究的。灌渠分為骨干設施和農田設施,灌渠骨干工程如水庫、大型灌渠等設施產權屬于國有,由國家投資;而骨干工程以下的渠道,則由地方和農戶配套。這樣的結果是,骨干有人修,末端沒人管,成了農業灌溉領域的“最后一公里”。 (記者 劉世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