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讀
- 經濟發展
- 社會發展
- 減貧救災
- 法治中國
- 天下人物
- 發展報告
- 項目中心
|
中共貴州省委 貴州省人民政府
關于加快創建全國扶貧開發攻堅示范區的實施意見
(2012年10月15日)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2]2號)精神,推進貴州科學發展、后發趕超,現就加快創建全國扶貧開發攻堅示范區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重大意義
(一)創建全國扶貧開發攻堅示范區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我省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貴州是全國貧困問題最突出的欠發達省份,小康進程大體上落后西部平均水平4年、全國平均水平8年。貴州盡快實現富裕,是西部和欠發達地區與全國縮小差距的一個重要象征,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一個重要標志。創建全國扶貧開發攻堅示范區,是國發2號文件賦予貴州的戰略定位之一,是黨中央、國務院賦予我省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加快創建扶貧開發攻堅示范區對于確保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創建全國扶貧開發攻堅示范區是我省科學發展、后發趕超的重大戰略部署。貧困和落后是貴州的主要矛盾,加快發展是貴州的主要任務。實現貴州后發趕超,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更在貧困地區。扶貧開發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中始終處于優先地位。加快創建全國扶貧開發攻堅示范區對于破解貴州發展難題、實現后發趕超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三)創建全國扶貧開發攻堅示范區是我省深入推進第一民生工程的重大工作舉措。扶貧開發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在于改善民生,舉全省之力“總攻貧困”,著力解決好貧困地區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讓貧困地區盡快走上持續快速發展道路,讓人民更多更公平享受改革發展成果,過上幸福生活,是黨和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加快創建全國扶貧開發攻堅示范區對于促進貴州社會和諧、民族團結穩定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二、總體要求
(四)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區域發展帶動扶貧開發、扶貧開發促進區域發展”的新思路,堅持“三化”興“三農”,深入實施扶貧脫貧攻堅第一民生工程,以“三片六山”(武陵山片區、烏蒙山片區、滇桂黔石漠化片區,麻山、瑤山、雷公山、月亮山、大婁山、烏蒙山)為主戰場,大力攻克交通基礎設施薄弱、工程性缺水嚴重和生態環境脆弱等制約瓶頸,大力解決城鄉差距大、社會事業發展滯后等突出矛盾,把穩定解決扶貧對象溫飽、盡快增加群眾收入、穩步實現全面小康作為首要任務,以區域推進、連片開發、扶貧到戶為主要方式,實行扶貧開發和農村低保“兩輪驅動”,創新扶貧開發機制,不斷探索貧困地區科學發展、后發趕超的新路子,為新時期全國扶貧開發工作積累經驗、作出示范。
(五)基本原則。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把強有力的組織領導作為創建示范區的重要保證;堅持統籌兼顧、城鄉協調,把推進“三化同步”作為創建示范區的治本之策;堅持大膽創新、先行先試,把開發式扶貧作為創建示范區的主要保障;堅持以人為本、改善民生,把穩定實現扶貧對象“兩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作為創建示范區的中心任務;堅持廣泛動員、社會參與,把激發貧困地區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精神作為創建示范區的內在活力。
(六)總體目標。通過穩步提升喀斯特山區水利建設、生態建設、石漠化治理“三位一體”綜合治理成效,穩固形成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的大扶貧格局,穩定強化黨政主導、整縣推進、集團(黨建)幫扶“三位一體”攻堅組織架構,加快把貴州建設成全國多民族聚居、欠發達省份扶貧攻堅后發趕超的示范區,建設成經濟持續增長、政治文明進步、文化繁榮發展、民族團結和睦、社會和諧穩定、生態環境良好的示范區。
到2016年,20個縣(市、區)實現全面小康,30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500個貧困鄉實現“減貧摘帽”,5000個貧困村整村推進,農村貧困人口減少到500萬人以內,“三片六山”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個百分點以上。到2018年,全面實現50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934個貧困鄉“減貧摘帽”,8000個貧困村整村推進,“三片六山”地區農民人均純收入在2012年的基礎上翻一番。到2020年,全面實現武陵山片區、烏蒙山片區、滇桂黔石漠化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目標,穩定實現全省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基本住房,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
三、主要任務
(七)著力推進農民增收致富工程,在促進“三化”興“三農”上作示范。按照“產業化提升農業、工業化致富農民、城鎮化帶動農村”的思路,大力推進“三化同步”。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使貧困地區農業農村經濟保持一個高于全國、高于西部、高于全省、高于以往歷史時期的發展速度,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實現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小農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加快工業化進程,廣泛吸納農村貧困人口非農就業,促進農村人口向城鎮和產業轉移,通過減少農民來富裕農民。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及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農業經濟效益。有序促進農村土地向大戶、公司、專業合作社流轉,發展規模經營,提高土地利用水平。加快城鎮化進程,促進城鄉互動,產業聚集,以城鎮化帶動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同步協調發展。突出加快小城鎮建設,科學編制規劃,完善基礎設施,活躍城鎮經濟,加強城鎮管理,建設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鎮。推進小城鎮建設與新農村建設“雙輪驅動”,推進小城鎮建設與扶貧產業協調發展,促進扶貧開發以整村推進為基礎,向整鄉數鄉和整縣推進、連片開發轉變,形成城鄉統籌、產業互動的良好格局。
(八)著力推進產業扶貧,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作示范。全面實施產業扶貧專項規劃,大力培育核桃、中藥材、蔬菜、馬鈴薯、烤煙、茶葉、草地生態畜牧業、油茶、鄉村旅游、農產品加工十大扶貧特色優勢產業,建立健全考核激勵機制,加快把十大扶貧產業培育成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每個貧困縣因地制宜選擇1-2個作為支柱產業來培育,確保每個支柱產業覆蓋縣域內50%的貧困鄉鎮、70%的貧困村和80%的貧困人口,逐步形成“一鄉一品、一縣一業”特色突出的產業發展格局。按照“品種優化、品質改善、品牌營銷”的要求,以貧困村為基本單元,加快發展扶貧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大力發展山地農業產業園區,采取“市場+園區+企業+合作社+農戶+基地”等組織模式,在產業特色化、基地規模化、經營產業化、加工精深化、產品市場化、生產標準化上下功夫,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拓展產業幅、形成產業鏈、構建產業群,實現集聚發展、集約發展。加大農產品品牌、注冊商標和地理標識保護力度,提高農產品質量,加強食品安全建設。扶持壯大省農經網和淘寶網貴州特色館,加強與國內相關知名網站合作,不斷提高優勢農產品網上銷售率,發展一批骨干物流企業和大型物流園區。大力推進農業信息“進村入戶”,加強扶貧產業科技特派員隊伍建設。全面實施《貴州省生態文化旅游發展規劃》等各類旅游規劃,促進農業與旅游的深度融合發展。到2016年,形成10個以上各具特色的山地農業產業園區,命名500個省級扶貧龍頭企業,核桃種植面積穩定在1000萬畝、馬鈴薯1100萬畝(其中菜用馬鈴薯300萬畝)、中藥材500萬畝、茶園500萬畝以上,存欄羊(牛)各1000萬只(頭);形成10個在國內有較大影響力的鄉村旅游扶貧示范區。通過產業扶貧,力爭做到1戶貧困農戶有1項增收項目,穩定形成具有貴州特點的扶貧產業主體布局。
(九)著力推進“三位一體”綜合治理,在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上作示范。把生態文明理念、原則、目標深刻融入和全面貫穿到改革發展各方面和全過程,切實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加快實施《貴州省水利建設生態建設石漠化治理綜合規劃》,積極推進夾巖、黃家灣、五嘎沖、馬嶺等大型水庫建設,建設一批中小型水庫和引提水工程項目。深入推進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壩、小泵站、小水渠建設。大力實施78個縣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加強石漠化地區生態用水研究,形成水利工程與生態建設良性互動,大力打造國家級石漠化綜合治理示范區。推進退耕還林(草)、天然林資源保護和森林撫育、長江珠江防護林、自然保護區建設、濕地保護與恢復、草地開發利用等工程,加強森林管護,提高河流、湖泊以及森林等生態系統涵養水源、調節局部氣候的功能,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晨,努力走出一條破解資源環境制約難題的新路子,初步建成“兩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建立健全生態補償、賠付和監督機制,實行“誰污染、誰治理”和“誰受益、誰補償”,確保生態保護區群眾不因保護生態而降低生活質量。到2016年,按照國家“三位一體”綜合治理規劃要求,新增治理石漠化面積1.6萬平方公里以上,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6萬平方公里以上,新增退耕還林300萬畝以上,森林覆蓋率達45%。到2020年,活立木蓄積量達4.5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50%。
(十)著力推進基礎設施向縣及縣以下延伸,在改善貧困人口基本生產生活條件上作示范。全面提升“三片六山”地區水、電、路、氣、房和環境改善“六到農家”水平。到2012年,實現100%的鄉鎮通油路(水泥路)和100%的建制村通公路。到2015年,70%以上的建制村通油路(水泥路),基本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到2020年實現100%的行政村通客車,20戶以上集中居住的村寨有公路連接。全面解決農村人畜飲水安全問題,提高自來水普及率,城鎮周邊實現城鄉一體化供水,20戶以上集中居住的村寨全部實現自來水(自流水)供應。全面解決無電戶用電問題,提高農村用電安全保障水平。實現100%的行政村通電話、寬帶,100%的農戶通廣播電視,自然村和交通沿線手機信號全覆蓋。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農村危房改造,擴大小水電代燃料規模和范圍,帶動農村改廚、改廁、改水等,優先支持有條件的貧困戶用上沼氣。
(十一)著力推進扶貧生態移民搬遷,在改善人居環境上作示范。全面實施扶貧生態移民工程,把扶貧生態移民作為減少貧困人口和推進城鎮化的重要手段。對居住在深山區、石山區、生態環境脆弱地區的群眾,用9年時間完成200萬人扶貧生態移民搬遷。把生態移民與新農村建設、農村危房改造、小城鎮建設、旅游開發等結合起來,探索不同的有效移民模式,建立不同風格的移民新村。積極探索移民人口到城鎮購買經濟適用房或租住廉租房的新途徑和新方式。認真落實扶貧生態移民土地、產業、就業、戶籍和社會保障政策,加強對移民人口的創業就業和生產生活習慣培訓,使之能夠盡快融入當地居民生活,確保移民搬得出、留得住、能就業、有保障。
(十二)著力推進貧困地區社會事業發展,在筑牢民生安全網上作示范。鞏固發展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成果,不斷提高參合率。全面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對無力承擔個人繳費責任的貧困群眾,政府要代為繳費,幫助其參保。探索建立“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繳費激勵機制。
進一步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養制度、臨時救助制度,實現應保盡保、應扶盡扶。通過社會保障的全覆蓋,促進扶貧開發與農村低保制度的有效銜接,形成“生存靠低保、發展靠扶貧”的工作機制。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快“三片六山”地區各縣農村寄宿制學校和教師周轉宿舍建設,辦好學生營養午餐。鞏固“兩基”成果,加快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和高中階段教育。認真實施國家貧困地區兒童營養干預試點項目,對貧困學生的非義務教育進行資助,免除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學費。大力發展農村遠程教育。大力發展公共文化事業,確保縣縣有圖書館、文化館,鄉鄉有綜合文化站,村村有文化活動室,并全部實行免費開放。大力發展農村衛生事業,加快鄉鎮中心衛生院建設,健全縣鄉村三級衛生服務網絡,實現鄉鎮醫院全部配備使用基本藥物,至少有1名全科醫生。嚴格計劃生育國策,加大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力度,積極實施“少生快富”扶貧工程,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
四、創新機制
(十三)創新扶貧對象瞄準機制。在扶貧區域上,始終瞄準“三片六山”地區,全面落實和推進三大片區區域發展省、縣級扶貧攻堅實施規劃,加強跨區域合作。在扶貧人口上,始終把國家扶貧標準2300元以下的農村人口作為扶貧對象,通過兩項制度有效銜接,不斷建立健全貧困人口臺帳,把扶貧脫貧人口任務落到實處。在扶貧方式上,針對不同情況,實行差別化分類施策,通過產業發展、勞動力培訓轉移、自主創業就業、生態移民搬遷、社會救助等方式推進扶貧開發。
(十四)創新財政資金使用機制。積極探索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有償使用、滾動發展的新方式,主要采取以獎代補、貸款貼息等方式發展產業扶貧項目,通過協議形式明確貧困人口實施扶貧項目的權利義務。對扶貧龍頭企業和農村貧困人口在貧困地區發展的經營性項目,優先給予貸款貼息。對貧困地區農村小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實行先建后補或獎勵扶持。
(十五)創新扶貧攻堅重大事項推進機制。深入開展創建“扶貧攻堅示范縣”活動,每年選擇10個縣,各安排1億元左右財政專項扶貧資金集中投入,打造亮點、示范帶動,加快實施扶貧攻堅重大事項推進行動,提高扶貧攻堅成效。全面推行“省委省政府負總責、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統籌協調、省分管領導牽頭負責、各廳局各司其職、市州具體負責、縣鄉狠抓落實、實施扶貧績效考評掛鉤、群眾主體參與”的管理方式,把扶貧攻堅重大事項實施內容落到實處。
(十六)創新以集團幫扶為龍頭的“大扶貧”推進機制。推進專項扶貧、行業扶貧與社會扶貧等的有機結合,深化集團幫扶,完善定點幫扶機制,建立健全與對口幫扶城市和中央國家機關定點扶貧單位的合作發展協調機制,力爭實現中直機關、中央企業對我省50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定點幫扶的全覆蓋。加強國際扶貧合作交流,鼓勵各類企業和社會組織積極支持貧困地區發展,形成攻堅合力。每年深入開展“百企幫百村”活動,組織動員民營企業、社會資本到貧困地區投資興業,促進貧困地區民營經濟加快發展。
(十七)創新完善“減貧摘帽”激勵機制。全面落實重點縣、貧困鄉鎮加快脫貧致富獎勵政策。對提前“摘帽”的重點縣、貧困鄉,原有扶持政策不變,并從“摘帽”當年起至2018年,每年給予定額獎勵,在產業發展、石漠化治理、水利設施建設、生態建設等項目上優先給予安排。實行“摘帽”績效與政績考評掛鉤,使“摘帽”縣、鄉政治上有榮譽、組織上受重用、經濟上能受益。對發展成效顯著、提前“摘帽”的重點縣、貧困鄉黨政負責人,經考核評定合格,符合干部選拔任用條例的,優先提拔任用。對扶貧開發工作不重視、成效不明顯、經濟發展緩慢、貧困發生率上升、群眾收入差距拉大或未按規劃完成“減貧摘帽”任務的重點縣、貧困鄉黨政主要負責人進行行政問責。
五、政策支撐
(十八)財政政策。不斷爭取中央財政加大對我省“三片六山”地區一般性轉移支付和節能環保、新能源、教育、人才、醫療、社會保障、扶貧開發、特色產業、生態移民等專項轉移支付力度。省財政每年安排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規模應達到中央補助我省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規模的一定比例。地方各級財政根據各地減貧工作需要和財力情況,每年預算安排一定規模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并逐年加大投入規模。有關資金投入情況作為績效評價的重要因素。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新增部分主要用于連片特困地區。各部門安排的各類專項資金、項目在同等條件下要向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貧困村傾斜。以縣為基本單元,按照“統一規劃、渠道不變、管理不亂、集中投入、各負其責、各計其功”的原則,對發改、民族、農業、水利、林業等不同渠道投資和項目進行有機整合,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全面推行扶貧資金項目公開公告公示制,充分保護群眾的知情權和監督權。不斷創新扶貧資金到戶扶持機制。
(十九)稅收政策。對設在我省的鼓勵類產業企業,主營業務符合《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中規定的產業項目,且主營業務收入占企業收入總額70%以上的企業,在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在“三片六山”地區繳納城鎮土地使用稅確有困難的企業,可按有關規定申請減免城鎮土地使用稅。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的公益性捐贈支出,不超過年度利潤額12%的部分,準予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企業從事國家重點扶持的公共基礎設施項目投資經營所得,以及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所得,依法享受企業所得稅“三免三減半”優惠。對由省統一規劃在“三片六山”地區實施的資源性開發項目,可通過建立合理的稅收分配制度,調節資源供給地與資源加工地之間的利益關系。對各地按照園區組團方式發展資源性產業產生的稅收,其屬地分享的部分由市(州)政府制定合理的分配辦法。對內資鼓勵類產業、外商投資鼓勵類產業及優勢產業的項目在投資總額內進口的自用設備,在政策規定范圍內免征關稅。落實促進殘疾人就業稅收優惠政策。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全面落實“3個15萬元”和省有關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收費優惠政策。
(二十)投資政策。積極爭取國家產業結構調整專項投資支持我省中藥材、茶葉、核桃等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爭取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優惠貸款加大對我省的支持力度。全面落實國家在貧困地區安排的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生態建設、農村飲水安全、大中型灌區配套改造等公益性建設項目取消縣以下(含縣)以及西部地區連片特困地區配套資金的政策。從土地出讓金收益提取12%用于農田水利建設,優先安排在“三片六山”地區。加大村級公路建設、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治、小流域與水土流失治理、農村水電建設等支持力度。適當增加省級基本建設資金,增加省預算內投資對項目前期工作的投入。
(二十一)金融政策。加快組建省級現代農業(扶貧)信用再擔保公司,探索研究扶貧投融資機制。支持市(州)、縣政策性農業(扶貧)信用擔保體系建設。引導和鼓勵各類金融機構到縣(市、區)設立分支機構。支持農村信用社深化改革。鼓勵支持重點縣加快設立村鎮銀行、鄉(鎮)設立小額貸款公司,盡快實現全覆蓋。鼓勵和支持縣域法人金融機構將新增可貸資金70%以上留在當地使用。大力推廣小額扶貧貸款和婦女小額貼息貸款。繼續實施殘疾人康復扶貧貸款項目。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加大在資本市場和證券、期貨、信托等領域的融資力度,為扶貧開發提供多方面融資支持。積極開展互助資金融資試點,探索“互助資金存入金融機構、金融機構放大貸款比例、農戶聯戶連保承貸承還、扶貧資金貸款貼息”的融資機制。采取“直補到戶、合作自愿、入股分紅、退股還本”等多種模式,探索產業化扶貧的利益聯結機制。探索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等抵押貸款試點。支持和維護農民的土地租金收益和股份分紅收益權利。鼓勵保險機構發展特色農業保險。擴大農業保險保費補貼范圍。加快發展金融保險業、交通運輸業、信息服務業、科技服務業、人力資源服務業等現代服務業。
(二十二)土地政策。積極爭取國家在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時向我省傾斜。用足用活用好國家確定我省為全國開發未利用低丘緩坡實施工業和城鎮建設試點地區政策。優先安排國家和省重點扶貧項目建設用地。適當降低產業園區建設用地的基準地價。扎實開展農村土地整治、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等試點,對“三片六山”地區建設用地計劃指標逐步實行“直供”;對其投資強度、投資規模達到要求的建設項目,用地逐步實行“點供”。
六、組織保障
(二十三)發揮黨政主導作用。各級黨委、政府要把扶貧開發工作作為第一民生來抓,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統一部署、統一協調、統一檢查。全面落實我省與有關中央國家機關、中央企業以及有關省(區、市)人民政府簽署的合作協議。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特別是人口較少民族的支持力度。深入開展“部門幫縣、處長聯鄉、干部駐村”等活動,加強黨建扶貧工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把經濟發展、脫貧致富作為衡量黨建工作的重要標準,引導機關和企事業單位干部深入基層開展幫扶。通過建立“定目標、定任務、定時限、定獎懲”的倒逼問責方式,強力推進三大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實施,推動扶貧政策、資金、項目向貧困地區聚集。
(二十四)發揮貧困群眾主體作用。把貧困群眾作為扶貧開發的建設主體、受益主體和監督主體,每一個規劃、項目,每一件實事都要有群眾參加制訂、實施和監督。采用一事一議、民辦公助、以獎代補等方式,以群眾為主體實施扶貧開發頊目,依靠群眾力量辦成群眾受益的事。
(二十五)發揮考核激勵作用。從2012年起,按照國家規定,全面實行扶貧工作雙線考核機制,對省直相關部門和各市(州)、縣(市、區)政府按扶貧攻堅重大事項年度內容以及本實施意見分解任務完成情況,分別考核獎懲。對扶貧工作可能產生較大影響的重大政策和項目,要進行貧困影響評估。建立健全扶貧對象動態管理和扶貧開發統計監測機制,對扶貧項目實施進度、建設質量、建設成效等重要內容,進行跟蹤監測和綜合評價考核。
(二十六)發揮人大、政協的監督和支持作用。充分發揮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立法和工作監督以及政協的民主監督作用。加快扶貧立法。鼓勵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工會、共青團、婦聯、科協、僑聯等群眾組織、海外華人華僑和社會各界參與扶貧事業。大力倡導扶貧志愿者行動,構建扶貧志愿者服務網絡。深入開展“春暉行動”、“雙學雙比”、“光彩事業”、“愛心包裹”、“同心工程”、“西部之光”、“三支一扶”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