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發生原因
1、氣候條件是馬鈴薯晚疫病發生和流行的決定因素 當氣候條件適宜時,一般白天平均氣溫在25℃左右,夜間溫度在10℃左右,連續多日陰雨或霧、露天氣,馬鈴薯晚疫病便可爆發、進而大流行。
2、品種的抗病性差是馬鈴薯晚疫病的發生原因之一 如早大白、費烏瑞它等品種就易感晚疫病。
3、種薯帶菌 帶菌種薯是主要的初侵染來源,病薯播到地里后,病菌借助土壤水分在土壤中擴散傳播給其他植株,也可以通過耕作,雨水侵染其他植株,形成中心病株,中心病株對附近植株再侵染,逐漸形成發病中心,然后向四周擴散。病株上的孢子囊落至地面隨水進入土壤中,侵染塊莖,使薯塊染病。
4、重迎茬嚴重 重迎茬會使在土壤中和病殘體上越冬的病原菌第二年繼續侵染馬鈴薯,也是馬鈴薯晚疫病的發生原因。
5、地塊選擇不當 地勢低洼、排水不良、土壤粘重的地塊有利于晚疫病的發生流行。
6、栽培管理不當 偏施氮肥,密度偏大,整地質量差,鏟鏜不及時,草荒嚴重,秧苗長勢弱,不及時預防也是馬鈴薯晚疫病發生流行的原因之一。
二、防治對策
1、加強病情的預測預報 在晚疫病易發病區,田間設立病圃,在常年晚疫病發生季節前仔細觀查,當氣候條件有利于發病后,檢查大田或病圃有無中心病株,發現中心病株后,應立即拔除銷毀并進行藥劑防治。
2、選擇抗病品種 選擇克新12、興佳1號、東農303等較抗病品種,減少染病機會。
3、建立無病種薯田、切斷馬鈴薯晚疫病的初侵染來源。
4、正確選地選茬 選擇土層深厚、結構疏松、PH在5.6—7.0之間、地勢平坦的沙壤土地或漫崗地,前茬為麥豆茬秋翻地。特別注意避開上年用過長殘效農藥的地塊,以免發生藥害,不能選擇茄果類作物作前茬。
5、種薯消毒 切塊時,發現病薯,將切刀用50%福爾馬林或5%來蘇爾將刀浸泡消毒,切好的種薯用黑龍江省農科院生產的種薯處理劑拌種消毒滅菌,效果較好,最好用整薯作種薯,減少傳染機會。
6、改進栽培措施,加強田間管理 (1)秋翻整地,翻深18—22cm,整平耙細;(2)科學施肥,增施腐熟的農家肥、磷鉀肥,少施氮肥;(3)采用大壟栽培,壟距90cm,株距18cm或24cm,畝保苗3500—4000株;(4)早熟品種催芽適時早播;(5)加強田間管理,及時鏟鏜、深松、滅草,并在收獲前1—2周割除地上部莖葉或用滅生性除草劑(農達、克無蹤、草甘磷)殺滅秧苗,并將植株運出田外。
7、藥劑防治 發現中心病,及時拔除銷毀,并每畝用70%百德富可濕性粉劑150克稀釋500—700倍或58%瑞毒霉-錳鋅100克用水稀釋500—800倍后噴霧,每隔7—10天1次,3—4次即可,也可用殺毒礬、克露交叉打藥,防止病菌產生抗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