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致辭并主持開幕式 中國網 董寧 攝
中國網7月28日訊 2015第五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開幕式于7月28日在內蒙古庫布其沙漠七星湖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本屆論壇由科技部、國家林業局、內蒙古人民政府、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聯合主辦。由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人民政府、中國億利公益基金會承辦。論壇主題是“沙漠生態文明,共建絲綢之路”。
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家科技部部長萬鋼在開幕式上表示,荒漠化、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減少是全球三大生態環境問題,是人類生存和可持續發展面臨的最嚴峻挑戰之一。多年來,國際社會為解決全球環境問題進行著不懈的努力。在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這些問題被列入《21世紀議程》,該《議程》構建了世界各國人民共同應對全球環境變化的政治基礎與合作框架。中國政府高度重視荒漠化防治,將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列為基本國策,提出了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要求。
習近平主席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形象地表達了中國政府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鮮明態度,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決心。
在中國政府的統一規劃和部署下,科技部會同有關部門、地方,持續加大對荒漠化防治與環境保護的科技投入。一是持續開展全球氣候變化理論研究。重點開展了氣候變化對荒漠化的影響與風險評估工作,揭示氣候變化與荒漠化這兩大全球性問題的相互作用與發展趨勢。二是加強荒漠生態保護與修復技術與示范。形成了沙生植物篩選培育、沙區植被修復、經濟型防沙體系構建等一批防沙治沙技術新模式,累計示范轉化面積已達2000余萬畝。三是推動生態修復產業化發展。我們建設了庫布其沙漠化防治、畢節石漠化防治、三江源生態治理、門頭溝礦區修復等國家級生態綜合治理科技示范基地,帶動了生態醫藥、生態光伏、生態牧業、生態旅游等產業的發展,將生態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由“兩難”變為“雙贏”。
中國億利資源集團在多年治沙實踐中,使1萬多平方公里沙漠得到了有效控制,帶動了沙漠旅游、沙漠健康醫藥、沙漠新能源等產業發展,使當地民眾脫貧致富,走出了一條“科技帶動—產業發展—企業壯大—百姓受惠”的治沙產業化之路。科技部將深入落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施“科技創業者行動”,為各類科技型企業、更多科技工作者致力于防沙治沙科技產業創造條件。
今年是我國“十二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布局“十三五”的關鍵之年。我們既要總結好荒漠化防治科技成效,還要精心謀劃好“十三五”期間荒漠化防治科技布局。我們將重點做好四項工作:
一、堅持改革創新,加大科技應對全球環境變化的投入。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資源環境約束愈發趨緊,科技將成為緩解資源環境硬約束的關鍵驅動力。“十三五”期間,將按照科技體制改革要求,加強科技發展頂層設計,組織實施一批環境領域重點專項,支持各類生態問題治理技術研發與生態綠色產業發展,提升科技支撐荒漠化、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減少的應對能力。
二、鼓勵創新創業,推動科技治沙產業發展。生態修復和防沙治沙不僅僅是投入,也蘊含巨大市場。中國億利資源集團在多年治沙實踐中,使1萬多平方公里沙漠得到了有效控制,帶動了沙漠旅游、沙漠健康醫藥、沙漠新能源等產業發展,使當地民眾脫貧致富,走出了一條“科技帶動—產業發展—企業壯大—百姓受惠”的治沙產業化之路。科技部將深入落實“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實施“科技創業者行動”,為各類科技型企業、更多科技工作者致力于防沙治沙科技產業創造條件。
三、堅持互利共贏,加強絲綢之路沿途荒漠化防治科技戰略合作。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的倡議得到了沿線各國的積極響應。絲綢之路沿線荒漠化防治科技合作潛力巨大,科技部將充分利用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平臺,推進政府間、民間多種形式的科技交流與合作,實現沿線荒漠化防治優勢互補、互利共贏。
四、注重實效,加強荒漠化防治技術轉化應用。企業作為創新的主體,也是荒漠化防治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的主力軍。科技部將鼓勵企業成為荒漠化防治科技投入、科技研發、科技成果轉化的主體,使科技成果快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增強科技進步對于荒漠化防治的貢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