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中國扶貧在線訊 記者近日從重慶市扶貧辦網站了解到,重慶市扶貧辦對本市扶貧工作進行再分解與部署,確定“五機制”,保障脫貧攻堅工作落到實處,防止新致貧、再返貧現象發生。
一是建立扶貧對象分類動態管理機制。根據已脫貧、新致貧、可能致貧等不同對象分別建立跟蹤管理、精準識別和監測預警動態管理機制。對2015年已脫貧95.3萬人繼續實行臺帳式管理,落實干部結對幫扶制度,持續鞏固脫貧成果;健全“四進、七不進、一出、三不出”標準和“八步四公示”程序,通過逐戶調查和大數據比對進行精準識別,新識別貧困對象近7萬人;建立貧困監測預警機制,設置貧困監測點,對9000余戶農戶和2800多戶貧困戶進行動態監測,深入分析產生貧困的原因和因素,有針對性把握扶貧規律和趨勢,及時跟進整體謀劃精準幫扶舉措。
二是建立“多元整合、切塊下達、打捆使用”資源整合機制。各級各部門圍繞打總體戰,切實加大對貧困地區、貧困群眾政策資源傾斜力度。加快實施貧困區縣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落實市對18個貧困區縣扶貧相關投入288.4億元,其中,市級以上財政專項扶貧資金45.4億元,貧困區縣統籌整合使用涉農資金79.8億元。18個市級扶貧集團、國資幫扶集團、對口幫扶區縣共計投入幫扶資金15.2億元,1615家民營企業投入35.6億元結對幫扶1004個貧困村。簽訂“1+8”魯渝扶貧協作框架協議,山東省計劃2年內投入省級援助資金1.5億元、14個地市援助資金1.15億元。通過扶貧愛心網站,累計接受社會捐資4000多萬元,資助貧困群眾1.3萬戶4.4萬人。
三是建立“市負總責、區縣抓落實、部門協作、鄉(鎮)村(社區)實施”責任落實機制。按照自上而下、各司其職的要求,出臺責任制實施意見,構建起了責任清晰、各負其責、合力攻堅的責任體系,確保全市脫貧攻堅各項工作有力、有效推進。
四是建立“第一書記”分類選派機制。根據制約貧困村發展突出問題,按照“因崗定人、人崗相適”原則,設定“組織軟弱渙散”“經濟發展滯后”“基礎設施薄弱”等類別,分類選派“第一書記”和大學生村官,落實基層黨組織結對共建。建立以強帶弱共建對子698個,實現因村選派“第一書記”和大學生村官全覆蓋。
五是建立“四位一體”檢查驗收機制。率先在全國建立區縣自查、市級抽查、第三方評估、民意調查“四位一體”貧困退出檢查驗收工作方式,邀請“兩代表一委員”、專家學者、新聞媒體記者全程參與脫貧驗收,形成全方位、立體式綜合評價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