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极品白嫩在线播放,一本久道中文无码字幕av,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色欲久久综合网天天

貴州畢節: 極貧鄉鎮“絕處求生”

發布時間: 2017-01-05 09:01:23 | 來源: 經濟參考報 | 作者: 牛紀偉 胡星 趙卓悅 | 責任編輯: 王虔

關鍵詞: 石門鄉,玉米,貴州畢節,海雀村

“中國扶貧看貴州,貴州扶貧看畢節。”記者在貴州省畢節市3個極貧鄉鎮采訪時了解到,在國家扶貧大戰略指引下,“決策有方法、干部有干勁、群眾有盼頭”的脫貧熱情正涌動在這些鄉鎮的每一個角落。

進入新年,地處貴州最西北角、海拔2200米的石門鄉寒意凌人。由于地勢較高、天氣寒冷,除了傳統的玉米和馬鈴薯,村民幾乎不種其他作物。基層干部告訴記者,當地有“三寶”:土豆、洋芋、馬鈴薯,“雖然是一句玩笑話,也顯示出產業發展的無奈”。

在貧困人口達10490人的河鎮鄉,25度以上坡耕地就達5.1萬畝,年平均氣溫僅為11攝氏度。海雀村等海拔較高的村莊,冬天路面凝凍結冰,“汽車不裝防滑鏈,很難爬上去”。2年前海雀村曾嘗試種植半夏、紅花,如今卻重新種上了玉米,特色經濟作物不能適應氣候環境,推廣難度很大。

董地鄉更是典型的石漠化山區,全鄉海拔落差近千米,人均占有耕地不足1畝,農業生產基本靠天吃飯、廣種薄收。記者穿行在山谷中看到,山坡上石頭中間“見縫插針”種上了玉米。樸德村村民李華說,家里2.8畝土地基本都在山坡上,“爬山種地太難了,只有丟荒”。

石門鄉新民村25歲村民饒文強患有癲癇、偏癱,和父母、3歲的兒子一起生活。為了治病,家里欠了4萬元外債,全家人靠每人每月128元低保金維持生活。現在村里“十戶一體”發展養殖業“抱團脫貧”,但饒文強家情況太差,別人不愿意跟他聯合。

當地扶貧干部認為,貧困鄉鎮發展有“三極”:自然條件極差、貧困程度極深、發展潛力極低。

要破解這些問題,唯有從根本上改變貧困現狀。

針對20個極貧鄉鎮,貴州省確定由20位副省級以上領導干部分別帶隊,組建脫貧攻堅指揮部及前線工作隊。貴州省認為,極貧鄉鎮定點包干脫貧攻堅,是大扶貧戰略行動中的超常規戰役,是集中火力解決極貧鄉鎮整體脫貧的最有效方法。

記者在石門鄉采訪時,威寧縣副縣長、石門鄉黨委書記馬仲華剛從貴陽市參加全省極貧鄉鎮定點包干脫貧攻堅啟動部署會歸來。他說,現在“作戰圖”清晰,責任到人,對拿下石門鄉這個脫貧攻堅“決戰點”和“制高點”充滿信心。

目前,這3個極貧鄉鎮省、市、縣、鄉、村5級脫貧攻堅體系已經建立。畢節市、縣均成立了以黨政主要領導為雙組長的扶貧開發領導小組,主攻“連片開發、整村推動”,突出產業扶貧和易地扶貧搬遷。

易地扶貧搬遷是這3個極貧鄉鎮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共有5094人將在中心集鎮、中心村集中安置,首批搬遷戶正在陸續入住新房。當地政府對搬遷戶未來的就業和生活作了初步安排。馬仲華說,除了引導搬遷群眾外出務工,鄉里還引進了毛絨玩具廠、奶牛場等企業吸納就業,此外搬遷房一樓的商鋪統一集中經營,產生的利益分配給搬遷貧困戶。

海雀村村民朱學高在扶貧項目中選擇了養牛。目前,朱學高家中有3頭牛、40只羊和5頭豬。“全家人靠著養殖,生活就會越來越好。”他說。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