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提升到治國理政的高度。隨著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臨近,我國脫貧攻堅工作進入攻城拔寨、決戰決勝的沖刺階段。總結改革開放以來扶貧實踐中的有益經驗,在未來的精準脫貧致富奔小康過程中再接再厲,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并為世界扶貧提供中國方案和中國經驗,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使命。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確定了精準脫貧的治國理政方略
改革開放后,我國啟動了大規模扶貧工作。20世紀90年代,《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1994-2000年)》發布;進入21世紀,《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01-2010年)》和《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相繼發布,成為扶貧事業的綱領性文件。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貧困標準“水漲船高”,加之部分政策執行“走樣”,出現慶?!柏毨Эh帽子”仍被保留的不正常情形,并產生不愿意“摘帽”的逆向示范效應。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湘西考察時提出了“精準扶貧”概念。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要求在對貧困人口實行精準識別基礎上,根據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安排精準、資金使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成效精準的工作標準。從2014年開始,每年10月17日定為扶貧日。2014年4月至10月,全國扶貧系統組織人員進村入戶,通過群眾評議、入戶調查、信息錄入等貧困人口識別程序,識別出12.8萬個貧困村、8962萬貧困人口,建立了貧困檔案,逐個分析致貧原因,因村因戶因人分類實施扶貧策略,并組織開展了教育、健康、金融、科技、民營企業萬企幫萬村等十大精準扶貧行動。
2012年12月29日,剛剛擔任總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就冒嚴寒赴河北省連片特困地區調研走訪;其后的四年多時間內,習近平總書記幾乎走遍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從黃土高坡到茫茫林海,從雪域高原到草原牧區,從西北邊陲到云貴高原,反映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和擔當。
脫貧攻堅事業取得初步成效,成功幫助8億人口擺脫貧困,減貧人數占全球減貧人數的四分之三,為全球減貧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其中,在2012年到2016年的四年時間內,全國5564萬人口順利脫貧,農村貧困人口每年都減少超過1000萬人。2017年2月26日,江西井岡山宣告率先脫貧摘帽;一個月后,河南蘭考也宣布摘下貧困的帽子。昔日最苦最窮的革命老區、黃河灘區,率先脫掉了貧困帽。這是我國脫貧攻堅事業成效的最好佐證。
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入手,力求貧困地區的可持續發展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具有很強的脫貧先導作用。在一些貧困地區,改一條溜索、修一段公路就能給群眾打開一扇脫貧致富的大門。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以國家高速公路、普通國道、農村公路建設為重點,實施了一大批重點工程,解決貧困地區的交通發展短板問題。在國家高速公路中,18條主線連通貧困地區,其中12條已經全線貫通;貧困地區群眾出行條件得到極大改善。過去五年,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建設了6.6萬公里國省道和33萬公里農村公路,打通了多條“斷頭路”“瓶頸路”,逐步消除了制約農村發展的交通瓶頸。按照有關規劃,到2020年我國貧困地區國家高速公路主線將基本貫通,具備條件的縣城通二級及以上公路,鄉鎮、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車,從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實的交通運輸保障。
貧困地區大多有著“綠水青山”,如何以可持續的途徑將“綠水青山”轉變為“金山銀山”,也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的問題。據媒體報道,被評為安徽省勞模不到半個月,石臺縣七都村黨總支書記錢朝陽,在中央環保督察組向安徽省轉辦的群眾信訪舉報件中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原因是沼氣池消化不了豬糞的臭味影響了周邊居民的生產生活。宏觀上看,一些地方在扶貧產業發展過程中,忽視了配套的環保設施建設;一些地方大量使用化肥農藥導致土地板結、重金屬超標;一些地方不顧水資源短缺的現實,大規模發展耗水產業。這些做法均是不可持續的。從這個意義上說,精準扶貧要堅守“綠色惠民”,而不能急功近利;脫貧攻堅任務重、壓力大不能成為污染“綠水青山”的理由,畢竟“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讓我們付出了巨大代價,扶貧產業發展不重視環保將貽害無窮。
產業扶貧,培育貧困地區發展的內生動力
不同地區、即使同一地區,致貧的原因也不盡相同。國家堅持政府主導、開發式扶貧方針,采取發展特色產業、引導勞務輸出、結合生態保護脫貧、實施易地搬遷等方式實現脫貧目標;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健康扶貧、教育扶貧、生態扶貧、旅游扶貧,多管齊下;設立全國脫貧攻堅獎,改革創新,動員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參與脫貧攻堅,并健全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和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
提高扶貧措施的有效性,核心是因地制宜、因人因戶因村精準施策、精準發力,發展符合當地條件的特色產業。在各地的脫貧實踐中,“公司+基地+農戶”、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等扶貧模式相繼涌現。被中國扶貧開發協會授予全國旅游扶貧示范調研基地的紅河漂流景區,在形成“景區扶貧”“產業扶貧”“機制扶貧”“合力扶貧”“理念扶貧”等“鄉村旅游發展聚合體”模式過程中,出現一條河帶火一條溝、用一條河帶旺一個縣、以一條河帶出一個試點市的良好態勢。紅河漂流景區位于遼寧省清原縣,總經理楊德全介紹其經驗時稱,發揮企業的龍頭帶動作用,將農民、個體戶組織起來,帶動了周邊種植業、養殖業、山莊、餐飲旅店業、小商品零售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不僅當地農民摘掉了窮帽子,也保護了景區的整體生態環境,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貧困地區發展要靠內生動力。如果憑空救濟出一個新村,簡單改變村容村貌,內在活力不行,勞動力不能回流,沒有經濟上的持續來源,這個地方下一步發展還是有問題。因此,扶貧應堅持量力而行,扶貧工作必須務實,脫貧過程必須扎實,脫貧必須真實,讓脫貧成效真正獲得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檢驗。
結對幫扶,讓脫貧更有底氣和信心
結對幫扶,大致分為地區之間、行業或部門對口等形式;這樣做,可以使貧困戶生活中的切身問題得到重視和解決,扶貧更為精準,脫貧更有底氣和信心。全國各單位定點扶貧工作穩步推進,中央層面320個單位定點幫扶592個貧困縣,軍隊和武警部隊結對幫扶2000多個貧困村;2.65萬家民營企業幫扶了2.46萬個村的近400萬貧困人口。
東部發達地區幫扶西部貧困地區的扶貧協作關系,近年來得到加強。從1996年起,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9省市對口幫扶西部12個省份,現已實現了對30個民族自治州的全覆蓋。近5年來,福建省從省、市、縣三級累計選派近萬名優秀年輕干部到貧困村和村級組織薄弱村擔任黨組織第一書記,實施“部門掛鉤、資金捆綁、干部駐村”工作機制,有力地改變了貧困村貧窮落后面貌,為新農村建設注入了強大的生機與活力。井岡山市按照“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的要求,采取分類施策、因地制宜的產業扶貧、就業扶貧、保障扶貧、基礎設施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等幫扶辦法,實現了率先脫貧。
開發扶貧項目,需長短結合,讓貧困戶錢包盡快鼓起來,多得實惠。俗話說,桃三杏四李五年,要吃蘋果等八年,棗子當年能賣錢。有些扶貧項目見效慢,有些項目見效快。在選擇項目時,要考慮貧困戶和扶貧干部的“耐心”??梢韵葟哪茏屫毨艨吹靡娛找娴囊恍靶∧繕恕弊銎穑绨l展種植業養殖業、開辦農家樂,讓貧困戶得到實惠,這樣做不僅可以融洽干群關系,還能增強貧困戶的脫貧自信心。在此基礎上,謀劃長遠,推動產業升級,提高發展質量,為貧困地區經濟社會永續發展打好基礎。
扶志扶智,讓貧困人口在參與中分享發展成果
從“輸血式”的救濟型扶貧,向“造血式”的開發型脫貧升級,將“慰問式”扶貧變為“造血式”幫扶,各地加大了“造血”力度,如“定向切塊”給貧困戶子女上學,培養當地帶頭人,促進本土人才回流,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等。
扶貧需注重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脫貧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一些地方通過搭建“學校共同體”,實行教師“走教”,打造“城鄉共濟、資源共享”的均衡教育體系,盡可能讓所有孩子享受同等教育,實現從學前教育到大學教育的貧困生資助全覆蓋。
“授之以漁”,成為不少地方脫貧的做法。脫貧攻堅不是養懶漢,在讓貧困人口在參與中分享發展成果,干得多收獲多,不干一分錢也得不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策勒縣恰哈鄉烏庫村海拔2650米,2014年被選為全疆特困山區扶貧開發試點村,實施扶貧項目6個,行業部門配套項目6個,投入資金2700余萬元,涉及庭院改造、牲畜棚圈建設、富民安居房建設等,當年就實現了整村脫貧。一位脫貧的群眾說,趁著自己身體還不錯,現在不拼啥時再拼。盡管整村推進脫貧了,我們自己也得拼命干,不能“等靠要”,再給國家添負擔。
拓展融資模式,不斷提高扶貧資金的利用效率
打贏脫貧攻堅戰,離不開資金投入。產業扶貧,難免花錢,需要不斷創新融資模式。四年多來,中央財政安排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961億元,年均增長19.22%;廣泛吸引社會資金投入扶貧攻堅,金融部門發放扶貧小額貸款2833億元,幫助近800萬貧困戶成功脫貧。
一些地方財政拿出真金白銀,確保每個貧困生有學上,每個貧困勞動力有技能。又如鹽池縣與保險公司合作開展了一系列農業保險政策,讓村民的日子充滿希望。
讓貧困戶如期脫貧,應做到貧困戶“家家有項目”“戶戶能增收”。當然,貧困地區財政收入捉襟見肘,靠轉移支付、對口支持來的錢,必須精打細算,而不能亂花錢亂作為;只見投入不見收益的項目不能上,不能搞“花架子”,以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
2017年,脫貧攻堅進入承上啟下、全面突破的關鍵之年。目前,中國仍有4000多萬貧困人口過著相對封閉落后的生活。雖然距離全面小康目標并不遙遠,但任務艱巨,需要迎難啃下“硬骨頭”。可以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小康社會指日可待!(作者: 周宏春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