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來的書記”“白面皮的小牤子”,這是遼寧省司法廳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劉鑒輝剛到扶貧點兒時,群眾對他的稱呼。
2018年3月,受遼寧省委組織部選派,劉鑒輝任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臺吉村第一書記。當時村集體經濟收入是零,村委會還欠著20多萬元外債,只有幾間鋪著塵土的瓦房。
他能不能處理農村的大事小情?能不能帶領全村脫貧?老鄉們看著這位“80后”第一書記,發出這樣的疑問。
轉眼15個月過去,村里修路、建房、抓黨建,種菌、養鴨、扣大棚,劉鑒輝讓這個平靜的小鄉村熱鬧起來。村委會還了債,村集體年收入超過40萬元,村兩委各項工作在當地名列前茅。現在,老鄉們都親切地稱他“小劉書記”。
記者近日從司法部了解到,從2002年11月至今,僅司法部機關已累計向3個定點扶貧縣和兩個對口支援縣派駐32名掛職干部。在全國各地,司法行政系統扶貧干部協助當地政府帶領群眾脫貧攻堅,激發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活力,通過產業、項目、創新扶貧讓群眾走上致富路。
定點扶貧從7個方面入手
按照國務院扶貧領導開發小組的安排,司法部承擔了四川省平昌縣、蒼溪縣,河北省阜城縣定點扶貧任務,此外,還承擔了江西省石城縣、上猶縣兩個對口支援縣的幫扶任務。
司法部高度重視定點扶貧工作,多次召開關于扶貧工作的部黨組會、部長辦公會聽取匯報。從人才扶貧、物質扶貧、法治扶貧、創新扶貧、項目扶貧、智慧扶貧、黨建扶貧7個方面,對進一步做好定點扶貧工作作出部署。
在2018年短短一年時間里,司法部黨組成員分別赴定點扶貧縣、對口支援縣,完成兩輪對全覆蓋調研。司法部通過人才扶貧派駐掛職干部,深入基層促發展、助脫貧,使得曾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秦巴山區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的平昌縣發生可喜的變化。
平昌縣經濟基礎薄弱,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司法部引導當地政府發揮自然環境優美的地域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和旅游扶貧。幫助平昌縣成功創建白衣古鎮、皇家山兩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帶動貧困戶戶均增收800元。以全國有機產品認證示范縣創建為依托,指導平昌縣規模發展茶葉、花椒、生態養殖等特色產業70萬畝,建成海升、元豐等產業扶貧示范園區6個,各類農產品加工企業50家。
不僅如此,掛職干部給貧困地區注入新鮮思路,帶領群眾創業創新。平昌縣隴山村創建“支部+電商+合作社”經營模式,發展起“電商+研學旅行+果蔬肉”特色產業。截至2018年7月,電商公司營業收入突破50萬元,研學旅行公司接待游客580多人次,3個合作社營業收入112.7萬元。
司法部扶貧工作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說,2018年,司法部按照定點扶貧責任書承諾,超額完成定點扶貧縣投入幫扶資金、幫助引進幫扶資金、培訓基層干部、培訓技術人員等任務。截至目前,經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同意,阜城縣順利退出貧困縣序列。平昌縣、蒼溪縣按計劃將于2019年努力實現全縣脫貧摘帽。
發揮自身優勢助力脫貧
貧困地區法治建設薄弱,群眾法律意識淡薄,曾是阻礙脫貧攻堅的一大絆腳石。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借助自身優勢,強化普法依法治理,切實助力脫貧攻堅,彰顯司法行政特色。
河北省衡水市建陽村村民白某勞作中不小心砍傷李某的腳。李某和家人態度強硬,要求白某賠償誤工費、營養費等共計10萬元。雙方爭執不下,差點發生沖突。
建陽村人民調解委員會多次做當事雙方工作,將雙方親人、朋友召集到一起商量賠償事宜。幾番調解后雙方達成協議,除已經支付的醫藥費以外,白某賠償李某各種損失兩萬元,雙方不再為此事爭論。
這是近年來建陽村借助司法部駐村幫扶脫貧的優勢,積極推動民主法治鄉村創建中的一個案例。今年以來,建陽村正著力創建法治鄉村、創建全縣法治鄉村示范村,打造法治鄉村品牌。
在扶貧工作中,司法部協助定點扶貧縣打造法治文化廣場、法治文化大院、法潤扶貧創客產業園、依法治校示范村小學和法治路標路牌系統,營造出濃厚的鄉村法治文化氛圍。
2018年年初,云南省司法廳黨委作出決定,用3年時間在全省法律服務隊伍中組織開展“萬人進千村幫萬戶”法律服務助推脫貧攻堅專項行動。結合扶貧領域、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在法律方面最迫切的需求,開展法律顧問全覆蓋、法律服務零距離、公共法律服務微課堂、律師發展補短板、法律援助零門檻7項工作,為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提供精準普惠、便捷優質的法律服務、法律幫助和法律保障,聚力法治扶貧,助推脫貧攻堅。
重慶市司法局印發實施公共法律服務助推深度貧困鄉鎮脫貧攻堅工作方案,明確至2020年,面向18個深度貧困鄉鎮的公共法律服務實現7個100%,即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工作室規范化建成率100%,黨委政府律師法律顧問覆蓋率100%,村(社區)律師法律顧問覆蓋率100%,鄉鎮調解委員會專職人民調解員配備覆蓋率100%,矛盾糾紛調處率100%,建檔立卡貧困戶法律援助率100%,法治教育覆蓋率100%。
2019年4月,司法部決定在全國部署開展律師助力脫貧攻堅專項行動,以法治扶貧為切入點,充分發揮律師的職能作用,為貧困縣鄉村提供法律顧問服務,為扶貧脫貧開發項目出具法律意見,為困難群眾提供精準普惠、便捷優質的法律服務,最大限度滿足困難群眾法律服務需求。
司法部扶貧工作相關負責人說,司法行政系統堅持脫貧攻堅和法治建設同步推進,將法治扶貧做為創新基層治理、助力脫貧攻堅的突破口,促進經濟薄弱地區發展,保障群眾享有均等的公共法律服務。這一特色和亮點得到國務院扶貧辦、中央和國家機關工委等單位的肯定和認可,也贏得貧困縣政府和群眾的好評。
產業項目創新注重造血
實現脫貧致富,就要幫助農民把農產品賣出去。劉鑒輝手把手教老鄉使用手機App,把小米、燒酒、地瓜等農產品拍照上架,通過網絡平臺打開新銷路。
這樣的創新扶貧方式在阜城縣也大力發展起來,司法部扶貧干部創新推出“互聯網+扶貧”,幫助阜城縣積極申報2018年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項目,獲得項目支持資金2000萬元。
各地司法行政系統扶貧干部與當地政府共同努力,實地調研、引進資金、項目,為當地謀劃長遠發展之路。
改變小麥、玉米傳統農作物種植模式,建陽村流轉土地1000畝,種植榛子8000畝,建成平原地區最大的雜交大果榛子示范基地,村民實現收租金、拿薪金。建陽村還與河北農林科學院合作,首創“榛谷間作”雨養種植模式,形成長短期效益結合的富農產業。
圍繞“三個百億產業”布局,蒼溪縣創建全國有機產品認證示范縣,新發展獼猴桃兩萬畝、中藥材1.5萬畝,新增健康養殖豬牛羊25萬只、小家禽240萬只,實現“一戶一園一產業”目標。
除此以外,黨建扶貧成為司法部扶貧工作中的重點內容,用機關黨員繳納的黨費為貧困村黨支部捐建黨員活動室,每年為3個定點扶貧縣各撥付5萬元支持基層黨組織建設。
司法部扶貧工作相關負責人說,黨建扶貧工作立足“三創三帶促三好”,以結對共建提升行動為載體,通過創干事先鋒、幫扶模范和脫貧典型,大力推行機關帶基層、強村帶弱村、專合帶農戶“三帶”模式,努力實現發展面貌好、社會風氣好、干部形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