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极品白嫩在线播放,一本久道中文无码字幕av,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色欲久久综合网天天

農業農村部就前三季度農業農村經濟形勢舉行發布會

發布時間:2019-10-29 10:45:00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作者:辛聞 | 責任編輯:孔令瑤

關鍵詞:農業,發展,農民,農村,生產

 

  • 寧啟文: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歡迎大家參加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今天發布會的主題是介紹2019年前三季度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今天很高興邀請到了農業農村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魏百剛先生,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一級巡視員趙鐵橋先生,種植業管理司副司長劉莉華女士。請他們給我們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首先請魏百剛司長介紹情況。

    2019-10-25 10:01:03

  • 魏百剛:

    女士們、先生們、媒體朋友們,大家好!

    目前正值“三秋”大忙時節,農諺講“霜降見霜、谷米滿倉”。今天,我就2019年前三季度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向大家作一簡要介紹。

    今年以來,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克服草地貪夜蛾和非洲豬瘟疫情影響,著力穩定糧食、生豬等重要農產品生產,突出抓好產業扶貧,全面推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統籌做好農村改革、鄉村治理、農民增收等各項工作,農業農村經濟繼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前三季度第一產業增加值4.3萬億元,同比增長2.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22元,實際增長6.4%,有力支撐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三農”“壓艙石”作用進一步顯現。

    一是全年糧食生產再獲豐收,種植結構進一步優化。秋糧收獲已接近尾聲,預計全年糧食實現增產,總產量繼續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種植結構進一步優化,優質專用小麥比例達到33%,比上年提高3個百分點;大豆、油菜籽、花生等油料作物面積增加,其中大豆面積增加1000萬畝;棉花繼續向新疆等西北內陸優勢棉區集中,糖料生產保持穩定。

    二是生豬生產呈現恢復態勢,牛羊禽肉增加較快。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恢復生豬生產工作,國務院有關部門出臺了17條針對性強、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各地也都積極行動,據我們調度現在已經有24個省相繼發布了促進生豬生產的措施。目前政策效果逐步顯現。9月份,全國年出欄5000頭以上的規模豬場生豬存欄環比增長0.6%、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增長3.7%,后備母豬銷量繼續大幅增長,豬飼料產量和銷量都有回升。吉林、遼寧、山東等12個省生豬存欄環比增加或持平,生產恢復向好的因素明顯增多,生豬生產整體上進入了止降回升的轉折期。按照這一趨勢,年底前生豬產能有望探底回升,明年有望基本恢復到正常水平。禽肉、牛肉、羊肉產量增加較快,前三季度分別達到1539萬噸、458萬噸和330萬噸,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0.2%、3.2%和2.3%。同時,我們也看到,非洲豬瘟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復雜嚴峻,生豬產能恢復周期長、制約多;一些地方生豬生產恢復政策仍未完全落實到位,比如,養豬用地有的地方還按建設用地管理,未落實設施農用地政策;還有一些地方人為限制豬源外流,搞市場分割,干擾了正常的市場供應秩序,相關問題需要引起關注,我們也在陸續推動解決。

    三是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加快,鄉村產業發展提質增效。農產品加工業平穩發展,前三季度農副食品加工業和食品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3%和5.6%。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產業強鎮和“一村一品”成為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抓手,在縣一級層面主要抓現代農業產業園,累計創建114個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平均產值達到75億元,帶動各地創建1821個省級產業園和一大批市縣級產業園;4月18日在廣東召開了現代農業產業園推進會,韓長賦部長在會上講,抓住了現代農業產業園就抓住了鄉村產業振興的“牛鼻子”。在鄉鎮一級主要抓農業產業強鎮,已建成552個,培育了一批鄉村特色產業;在村一級主要抓“一村一品”,累計認定9批共計2851個示范村鎮,形成了“以村促企、以企帶村”的良性互動格局。農村新產業新業態較快發展,美麗休閑鄉村達到710個,成為節假日市民融入自然、放松心情的好去處。

    2019-10-25 10:17:31

  • 魏百剛:

    四是農民收入和消費穩定增長,產業扶貧成效明顯。前三季度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622元,實際增長6.4%,高于GDP增速0.2個百分點,高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1個百分點,城鄉收入比為2.75,較上年同期縮小0.03。產業扶貧成效明顯,累計建成各類扶貧產業基地10萬個以上,92%的貧困戶參與到鄉村產業發展,帶動貧困農戶收入增速繼續高于全國農村居民平均水平。鄉村消費保持較快增長,前三季度全國鄉村消費品零售額達到43150億元,同比增長9%,高于城鎮1個百分點,對全社會消費增長貢獻率達到16%。

    五是農產品貿易保持穩定,“一帶一路”農業合作不斷深化。農產品貿易額穩步增加,1—8月農產品進出口總額達到10462.4億元,同比增長5.1%。其中,進口額6944.2億元,同比增長7.7%;出口額3518.2億元,同比增長0.3%。貿易結構進一步優化,肉類、食用植物油等進口明顯增加,前三季度豬肉進口132.6萬噸,同比增長43.6%。優勢農產品出口保持穩定,1—8月蔬菜、茶葉、水產品出口量同比分別增長3.1%、5.6%和0.7%。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農產品貿易快速增長,1—8月進口額1473.2億元,增長31.1%;出口額1093.1億元,增長8.3%,增速均高于我國農產品貿易整體增速。

    六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鋪開,農業農村綠色發展持續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全國80%以上行政村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處理;近30%的農戶生活污水得到處理,污水亂排亂放現象明顯減少;組織開展村莊清潔行動系列戰役,覆蓋了90%左右的村,累計清理各類生活垃圾4200多萬噸,農村面貌得到較大改善。大力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在175個縣開展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實現585個畜牧大縣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全覆蓋,在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實施全面禁捕,綠色發展已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引領。

    總的看,前三季度農業農村經濟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三農”向好對保供給、穩預期、強信心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在到年底還有2個多月時間,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將毫不放松抓好秋收、秋冬種,堅持不懈抓好非洲豬瘟防控,千方百計恢復生豬生產,多措并舉促進農民增收,全力做好四季度農業農村經濟各項工作,確保高質量完成全年目標任務。

    我先介紹到這里,謝謝大家。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問。

    2019-10-25 10:18:12

  • 寧啟文:

    感謝百剛司長的介紹,下面進入答問環節,請記者們就今天發布會的主題進行提問。

    2019-10-25 10:22:52

  • 光明日報記者:

    當前我們消費者對農產品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不僅要吃得飽還要吃得好,吃得健康,請問魏司長,今年農業農村部在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未來還有何打算?謝謝

    2019-10-25 10:25:23

  • 魏百剛:

    謝謝,你的提問代表了消費者的心聲。這兩年農業農村部大力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成為農業發展的主旋律。過去我們追求吃飽,現在要求吃好,吃得營養健康。為了增加更多的綠色優質農產品,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農業農村部堅持質量和綠色一起抓,統籌推進。在質量興農方面,農業農村部聯合6個部門在今年2月份印發了國家質量興農戰略規劃,對實施質量興農戰略作出了具體安排。突出抓好標準化生產。現在我們已建立了一系列農業生產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制定農藥殘留的行業標準超過1.5萬項。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按照這些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去操作,農產品的質量和品質就能得到保證。持續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活動,全面建立國家省地縣4級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已經有3.7萬個企業在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注冊,納入管理的農產品都有了“身份證”,消費者或者是經營者掃一掃就知道對這個產品來自哪里,誰產的,是什么樣的生產過程。著力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應,今年1-9月新認證綠色食品產品11998個,有機產品3197個,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255個,總數超過4萬個。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總體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

    在綠色興農方面,持續推進農業綠色發展五大行動,大力推進生產方式綠色化,有機肥替代化肥試點縣增加到175個。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實現585個畜牧大縣全覆蓋,利用率超過70%,推進耕地輪作休耕試點規模保持3000萬畝以上。我們又認定了第二批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浙江、海南都是整省推進。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繼續把農業綠色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一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持續實施綠色發展五大行動,大力推進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大力增加綠色優質農產品供給。二是推進農業全程標準化,嚴格農業生產過程管控,加快健全覆蓋全環節農業質量標準體系,讓農業經營主體有章可循、有標可依。三是加強質量監管,深入開展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活動,加快構建從產地到市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體系,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四是加快綠色科技創新,以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為載體,著力推進以綠色科技創新為核心的支撐體系建設,建立農業綠色發展觀察試驗站,集成推廣綠色發展模式。通過以上努力,讓人民群眾從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當中更多獲益。 謝謝大家!

    2019-10-25 10:30:58

  • 農視網記者:

    據了解全國農民合作社超過220萬家,但是在采訪之中我們發現,部分合作社存在不大不強等問題,能否介紹一下合作社發展的具體情況?謝謝。

    2019-10-25 10:34:38

  • 魏百剛:

    這個問題請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一級巡視員趙鐵橋同志回答。

    2019-10-25 10:37:00

  • 趙鐵橋:

    謝謝記者朋友對農民合作社的關心和關注。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民合作社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突出抓好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兩類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賦予雙層經營體制新的內涵,不斷提高農業經營效率”。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提出了明確要求。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突出抓好農民合作社、促進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的部署要求,今年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等11個部門和單位聯合制定了《關于開展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的若干意見》,這個《意見》上個月剛剛發布。按照“清理整頓一批、規范提升一批、發展壯大一批”的思路,開展“空殼社”專項清理,持續擴大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范圍,推介了首批24家農民合作社發展的典型案例,組織社會力量支持農民合作社發展,進一步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強化政策扶持,加強指導服務,促進了農民合作社持續健康發展。

    一是數量持續增長。截至2019年8月底,依法登記的農民合作社達到220.7萬家,成立了聯合社1萬多家,輻射帶動了全國近一半的農戶。通過國家、省、市、縣級示范社四級聯創,縣級以上示范社18萬家,國家示范社近8500家。

    二是產業逐步拓展。農民合作社產業涵蓋糧棉油、肉蛋奶、果蔬茶等主要產品生產,并且正在由種養業向農產品加工、休閑農業、觀光旅游、民間工藝品制作和服務業延伸,其中種養業占70%以上。

    三是服務能力不斷增強。農民合作社為成員提供農資供應、農機作業、技術信息等統一服務,提供產加銷一體化服務的農民合作社占比達到53%。一些地方在專業合作的基礎上,開展信用合作、互助保險、土地股份等合作,由單一要素聯合向資金、技術、土地、閑置農房等多要素合作轉變。實踐證明,農民合作社在服務帶動小農戶、激活鄉村資源要素、引領鄉村產業發展、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維護農民權益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已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助力脫貧攻堅、把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的重要力量。我們將繼續在各方面采取相關措施來支持農民合作社做大做強。謝謝。

    2019-10-25 10:40:10

  • 中國日報記者:

    剛才魏司長提到,今年糧食再獲豐收,產量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請問除了豐收,今年糧食生產還有哪些特點?當前秋冬種生產進展情況怎樣?

    2019-10-25 10:44:25

  • 劉莉華:

    謝謝您對糧食生產的關注。今年糧食生產連續第五年穩定在1.3萬億斤。目前,秋糧收獲過了8成半,北方收獲基本掃尾,南方雙季晚稻收獲過了兩成半。今年糧食除了豐收,還有三個特點:

    一是種植結構持續調優。非優勢區水稻、玉米面積繼續調減,大豆面積比去年增加1000萬畝。

    二是生產方式持續調綠。今年繼續實施耕地輪作休耕試點3000萬畝,繼續調優農業投入品結構,有機肥施用量增加,化肥、農藥使用量有望繼續減少。

    三是發展質量持續提高。全國優質專用小麥的比例達到33%,比去年提高3個百分點,優質稻谷和大豆面積增加。江西、湖北、湖南等省大力發展優質稻,取得很好的成效。

    目前,秋冬種生產進入高峰,冬小麥播種過七成,冬油菜播種過六成,總體來說進展比較順利。從各地反映和農情調度的情況看,今年秋冬種生產有兩個特點,一是農民的種植意向比較穩定,冬小麥意向種植面積保持穩定,二是土壤墑情比較好,冬麥區墑情是近5年同期最好的,為秋冬種創造了很好的條件。今年秋冬種工作的重點是穩產能、優結構、提質量、轉方式。

    一是著力穩定播種面積。落實好小麥最低收購價、產糧(油)大縣獎勵、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等政策,引導農民擴種夏收糧油作物,鼓勵開發冬閑田種植油菜。力爭把農民的種植意向真正落實到田,冬小麥面積穩定在3.3億畝以上,冬油菜面積穩定在1億畝以上。

    二是著力優化種植結構。小麥大力發展優質強筋、弱筋品種,力爭優質專用小麥比例比今年提高2個百分點,冬油菜重點發展低芥酸、低硫苷“雙低”品種以及高產、高油、高油酸的“三高”新品種。

    三是著力提高播種質量。指導農民落實好精量播種、播后鎮壓等關鍵技術措施,提高播種質量,實現一播全苗。

    四是轉變秋冬種生產方式。繼續深入開展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提高投入品使用效率。同時要大力發展專業化社會服務,集約高效推進秋冬種生產。謝謝大家!

    2019-10-25 10:47:45

  • 央視記者:

    明年是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實現之年,農民收入是一個硬指標。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農民收入增速趨緩,農業農村部有什么考慮?年底前采取哪些措施確保農民增收?

    2019-10-25 10:54:52

  • 魏百剛:

    謝謝你的提問。習近平總書記講過,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這兩年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總體上是穩定增長的,但是增速有所放緩,2018年增速為6.6%,比2017年下降了0.7個百分點。今年前三季度增速為6.4%,比上半年回落0.2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低0.4個百分點。當前受經濟下行以及其他因素影響,保持農民持續增收難度越來越大,各方面對這個問題都比較關注,農業農村部也高度重視。

    為了穩住農民增收的勢頭,近期將采取以下工作措施:一是確保豐收又增收,當前,正值玉米、中晚稻、大豆集中收獲的季節,農業農村部將統籌做好秋糧收獲防災減災、農機跨區作業,確保顆粒歸倉。配合有關部門落實好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做好糧食收購工作,切實保障好糧農的收益。近期,國家公布了2020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每斤1.12元,保持去年的水平,釋放了穩糧的積極信號。我們將指導各地做好秋冬種工作,穩定小麥種植面積,進一步調優品種結構。同時,著力抓好農產品產銷銜接,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讓更多優質農產品產得好、賣得出、賣得上好價錢。

    二是切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性收入。工資性收入是農民收入的第一大來源。歲末年尾,農民工辛苦干了一年,絕不能讓他們既流汗又流淚,我們將配合人社部門扎實做好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工作,確保年底前農民工及時足額領到工資,保護好農民工正當合法權益。

    三是增加農民就近就地就業機會,加大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開展高標準農田和農田水利等設施建設,加快各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產業強鎮等建設,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積極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新產業新業態,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本加大對農業農村的投入,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讓農民在家門口也能有收入。

    四是推動各項惠農政策落實落地。督促各地按時足額將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生豬良種補貼、非洲豬瘟強制撲殺補助等資金發放到農戶手中,持續深化各項改革,讓農民分享更多的改革紅利。

    2019-10-25 11:00:05

  • 新華社記者:

    農村人口老齡化比較突出,一家一戶辦不了辦不好生產當中的事情很多,中央提出要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農業農村部有什么舉措?效果怎么樣?謝謝。

    2019-10-25 11:06:31

  • 魏百剛:

    這個問題請農村合作經濟指導司一級巡視員趙鐵橋同志回答。

    2019-10-25 11:12:52

  • 趙鐵橋:

    感謝記者朋友們對小農戶問題的關心和關注。剛才這位記者提到的問題是一個非常重大的現實問題。小農戶為主的家庭經營是我國農業的基本面,在相當長時間內將長期存在,也是發展現代農業不容忽視的重要經營主體。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的指示批示,中央對此也高度重視。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為貫徹落實好中央決策部署,我部重點開展了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強政策創設。除了我剛才介紹的指導扶持農民合作社規范健康發展之外,還圍繞健全面向小農戶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推動出臺了中辦、國辦《關于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意見》,著力從提升小農戶發展能力、提高小農戶組織化程度、拓展小農戶增收空間、健全面向小農戶的社會化服務體系、完善小農戶扶持政策等五個方面作出了系統部署。特別是在社會化服務方面,強調當前要大力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加快推進農業生產托管服務。

    二是強化項目的推動。在財政部的支持下,2017年推動設立農業生產托管財政專項,三年累計投入資金110億元。

    三是發揮典型引領作用。今年9月,我們召開了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工作現場推進會,進行了現場觀摩交流,發布了山東省豐信農業等第一批20個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典型案例,用典型服務模式引領社會化服務發展。

    各地高度重視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積極探索服務規模經營,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是服務規模擴大了。截至2018年底,農業生產托管面積為13.84億畝次,比去年增加52.7%,提供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的服務組織數量達37萬個,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的服務對象數達到4630.17萬個,其中小農戶數為4194.37萬戶,占服務對象總數的91%。

    二是生產方式轉變了。通過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一家一戶小規模分散農戶的粗放型生產經營方式開始向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綠色化和集約化生產方式轉變。

    三是節本增收成效顯著。比如,黑龍江省蘭西縣對小農戶自己種、流轉種、托管種三種不同種植方式的畝均收益進行了比較,托管比自種增加了180元,比流轉種增加了270元。

    四是涌現了多種服務模式。有的依托農資農機資源優勢開展服務,有的依托技術和信息優勢提供服務,有的注重構建線上線下服務平臺,有的通過結成聯盟等方式提高服務能力,有的著力創新利益聯接機制,實現集體經濟、服務主體和農民多方共贏。我們相信隨著國家相關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把小農戶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的這條路會越走越順,越走越寬。我就介紹這些。謝謝。

    2019-10-25 11:23:36

  • 農民日報記者:

    今年農業農村部啟動實施了大豆振興計劃,請問這個計劃有關情況,以及目前的進展成效如何?

    2019-10-25 11:30:08

  • 魏百剛:

    這個問題請種植業管理司劉莉華副司長回答。

    2019-10-25 11:32:26

  • 劉莉華:

    謝謝您對大豆作物的關注,大豆也是社會各方面,各界關注比較多的作物。它是一個重要的食用植物油和飼料蛋白來源,在農業生產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隨著我國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對大豆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產需缺口也不斷擴大。大豆受到社會各方面的廣泛關注,中央也非常重視,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實施大豆振興計劃,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我們部里年初制定印發了《大豆振興計劃實施方案》,從今年起開始實施大豆振興計劃。

    通過各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以下的思路和目標,在發展定位上,要立足我國的資源稟賦和生產實際,充分發揮國產優質高蛋白大豆的優勢,保持國產大豆一定的自給水平,推動形成國產大豆與進口大豆錯位競爭和相互補充的格局。同時,大豆具有養地肥田的作用,實行玉米大豆輪作倒茬種植,著力構建綠色的種植模式和種植制度。

    在大豆振興的目標上,主要是提出了“一擴兩提”。擴就是擴面積,力爭在2020年大豆的種植面積達到1.4億畝。兩提,一是提單產,就是到2020年全國的大豆平均畝產達到135公斤;另一個是提品質,就是食用大豆蛋白質含量、榨油大豆脂肪含量均提高1個百分點。

    在實現路徑上,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提能力。靠政策,主要是調整優化支持政策,引導農民擴大種植面積;靠科技,主要是挖掘品種的增產潛力;提能力,主要是改善生產條件,建設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提高穩產高產的能力。還要發展訂單種植,促進產銷銜接和優質優價。

    今年中央對大豆振興計劃高度重視,為了推動計劃的實施,中央財政安排東北地區大豆生產者補貼資金170多億元,比上年增加近40億元,調動了農民種豆的積極性,耕地輪作試點面積達到2500萬畝,支持主產區玉米和大豆等作物合理輪作。加大大豆制種大縣獎勵力度,資金規模達到8000萬元。

    今年大豆振興計劃各項工作有力有序推進,從我部農情調度情況看,大豆面積有望超過1.3億畝,比上年增加1000萬畝,連續第4年恢復性增加,提升了我國國產大豆的供給水平,為有效應對國際復雜環境和風險挑戰增添了底氣。謝謝大家。

    2019-10-25 11:40:06

  • 寧啟文:

    還有沒有問題。沒有問題的話,今年發布會到此結束。再次感謝朋友們。

    2019-10-25 12:02:39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