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0人到800人,從一個麥草方格到固沙兩千余畝……一位上海學子入選全國10位“最美大學生”,他就是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2019級碩士研究生、“綠格”公益實踐團創立者劉智卓。
不是來“玩”的
記者見到劉智卓時,驚訝于他黝黑的膚色。不過也難怪——在西部大漠安營扎寨,打麥稈扎方格、營養杯種苗、移植扎根,早上6時起床,一干干到10時,避開最干熱的“午高峰”,下午4時之后,再一直干到晚上7時。
這就是劉智卓和小伙伴們的時間表。2016年夏天,劉智卓帶領9個大一的同學從上海出發,坐了一天一夜的綠皮火車,又經過6小時的汽車顛簸,到達了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的大漠深處,開始了他們的第一次治沙之行。
當時,很多當地人都覺得這群從城里來的白白凈凈大學生是來鬧著玩的。然而,經歷了鋪天蓋地的沙塵暴,也經歷了同行者因常喝硬水腎結石發作被搶救,劉智卓黝黑的皮膚印證著他不是來“玩”的。
這樣的暑假,劉智卓已經堅持了5年。他從十人小隊開始干起,逐漸創立“綠格”公益團隊,志愿者發展到如今近800人,招募范圍也從交大拓展到全國30多所高校。從初具規模的“交大林”,到造林三千余株;從制作方格十萬余個,到戰退2000畝黃沙,他的目標是“直到風沙止步”。
搭建技術推廣的橋
從脫貧到小康,怎樣才能讓沙區“好起來”,又讓沙區鄉親“富起來”?在治沙過程中,劉智卓發現,荒漠化和貧困化是一對無法分開的孿生兄弟。走訪調研后,“肉蓯蓉”進入他的視野。這是一種高經濟附加值的寄生植物,成熟后可以作為藥材出售;而肉蓯蓉的寄主——梭梭樹,恰好具有很好的固沙作用。“這樣一來,一舉兩得。”
這個想法,他與當地創辦集體企業的老鄉一拍即合。這位老鄉曾因為投身本地治沙,把身家搭了進去,欠下大筆債務。此時,科技扶貧必須出馬。劉智卓背靠學校學院,聯系業內專家,為當地送去肉蓯蓉嫁接新技術,以此為基礎推動荒漠化生態扶貧“嫁接模式”。作為下鄉“技術員”,他牽線搭橋,組織專家團隊和民勤縣政府開展精準扶貧座談,制作嫁接技術指導手冊,打通專業咨詢渠道。
有了校地之間的產學研合作,加上劉智卓他們這座技術推廣的橋,當地形成了肉蓯蓉7000多畝培育面積,以及沙生中藥材——鎖陽1萬多畝的種植規模。那位農業企業創辦人也因此還清了債務,迎來創業第二春。
對于未來,劉智卓計劃用公益創業形式,讓“綠格”模式在更多地方落地,變荒漠治理“外部輸血”為“自我造血”,“就像一棵梭梭樹一樣,要緊緊扎根在大地上。”(記者 徐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