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极品白嫩在线播放,一本久道中文无码字幕av,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色欲久久综合网天天

實施保護性耕作,采用綠色種植技術,開展農業生態建設,黑龍江富錦市——古老黑土地 煥發新生機(鄉村振興看生態①)

發布時間:2021-07-12 09:59:57 | 來源:人民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楊霄霄

關鍵詞:黑龍江,富錦市,鄉村振興

編者按: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關鍵舉措。近年來,我國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行鄉村綠色發展方式,加強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面貌正在煥然一新。

即日起,本版開設“鄉村振興看生態”欄目,關注農村黑土地保護、面源污染治理、生態空間保護等方面的工作,展現各地如何通過生態環境建設,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鄉村發展新格局,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統一。


“看!”黑龍江省富錦市宏勝鎮鄉村振興發展服務中心主任陳雙抬手一指,在三江平原,目力可及處,鴻雁排成人字形在低空群舞。“聽!”陳雙食指貼唇示意大伙兒噤聲:在烏蘇里江左岸支流撓力河河灘,“咕嚕”“咕嚕”的禽鳴聲自草叢中傳出。堤壩外側,黑土地在陽光照射下黝黑發亮。

“近年來,富錦市采取工程、農藝、生物等措施保護好黑土地,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持續提升耕地質量。”富錦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張明秀說。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實施黑土地保護工程,加強東北黑土地保護和地力恢復。黑龍江富錦市2017年開始實施黑土地保護工程,通過保護性耕作、化肥減量、農業生態建設等措施,恢復黑土地地力,讓古老的黑土地煥發出新的生機。

提升耕地質量——

“針對不同土壤類型,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措施”

剛進富錦市大榆樹鎮富珍村,迎面駛來一輛拖拉機,后面掛著一臺嶄新的免耕播種機。駕駛員劉海軍一歪頭,瞅見路邊站著鎮鄉村振興發展服務中心主任劉鵬,趕忙熄火,跳下車說:“剛買的新機器,花了4.8萬元,過一陣就去鎮里辦農機購置補貼。”

在富錦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指導下,富珍村從去年開始試行免耕播種這一保護性耕作模式。“富珍村7640畝耕地都是砂底黑土,跑風、漏水,一遇旱年頭,土壤水分不夠,容易造成缺苗斷空,秸稈全量覆蓋還田后進行免耕播種則能有效保墑保苗,相當于給黑土地披了一層外衣。”劉鵬說。

“國家推廣保護性耕作是件大好事,不光秸稈還田提高地力,免耕播種還能減少土壤風蝕。”劉海軍說。

黑龍江省地處東北黑土區核心區域,典型黑土耕地面積為1.56億畝,占東北典型黑土區耕地面積的56.1%。然而,由于東北黑土地開墾以來一直處于高強度利用狀態,加上重用輕養、土壤侵蝕等原因,土壤有機質含量下降,生態功能退化。“黑土自然形成過程極其緩慢,每生成1厘米厚的黑土需要幾百年。”東北農業大學副校長孫占峰表示。

“富錦地處三江平原腹地,黑土耕地面積達570萬畝,我們針對不同土壤類型,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措施。”張明秀說。

“目前,全省共有432.4萬畝耕地納入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項目,完成保護性耕作1330萬畝,輪作休耕試點面積累計達4050萬畝,全省耕地每公斤土壤有機質平均含量達到36.2克。”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一級巡視員李連瑞介紹。

推廣綠色生產方式——

“耕地質量在提升,化肥農藥在減少”

“耕地質量在提升,化肥農藥在減少。”錦山鎮錦山村村民秦同軍邊說邊打開一段手機視頻,這是去年秋收前稻田排水的場景。排水溝里,一指多長的小鯽魚成群游蕩,“以前可見不到這場面。”秦同軍說。

“我們合作社全部使用綠色種植技術。”秦同軍說,“通過測土配方施肥和秸稈還田,一坰地用肥在900斤左右,其中化學肥料占比不超過25%,其余全是有機肥和生物菌肥。如果不用測土配方施肥和秸稈還田的話,畝均用肥約七八十斤。”

化肥在減,農藥也在降。“除了除草使用殘留期短的農藥外,其余防病防蟲全部使用生物農藥。”秦同軍說,“近5萬畝稻田全部得到綠色認證,有了綠色招牌,我們的特色大米能賣到12元一斤,去年純收入400多萬元。”

“富錦市把實施化肥、農藥、除草劑‘三減’工程作為恢復、提升地力的有效抓手,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推廣應用以生物肥為主的新型肥料、低殘留農藥及綠色防控技術。”富錦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土肥站站長鄧維娜表示,2020年全市化肥施用(折純)同比減少5.2%,農藥使用總量同比減少2.46%。

“以前田間地頭被丟棄的農藥瓶很常見,現在政府鼓勵回收利用,撿一個瓶能獎勵8分錢。”宏勝鎮宏勝村65歲的鄭德昌說,“現在你再去地里看,干干凈凈。”

“全省圍繞綠色生產方式,推進農業‘三減’,開展農作物秸稈、禽畜糞污、農膜基本回收利用,農業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李連瑞表示,“目前全省農業‘三減’高標準示范基地達到5000萬畝,全省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達8513.7萬畝。”

推廣節水控制灌溉技術——

“水稻的用水畝均定額、灌溉用水量都在逐年下降”

在富錦市萬畝水稻科技示范園,負責人劉春邊走邊介紹:“你看這田間路平整劃一,溝渠交錯連通,旱能灌、澇能排……”

田間矗立著一根根燈桿。“綠色的是殺蟲燈,白色的是攝像頭,帶有太陽能電池板的是智能灌溉閘門。”劉春說,“水稻科技示范園核心區1萬畝水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并配套綠色種植技術和智能灌溉體系,不僅節約20%化肥農藥,而且畝均用水量在460立方米左右,比普通稻田節水近一半。”

近年來,黑龍江省井灌水稻大面積發展,三江平原地區地下水出現不同程度超采。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在三江平原重點推廣水稻節水控制灌溉技術,實施總面積近2000萬畝,占全省推廣總面積的65%。水稻的用水畝均定額、灌溉用水量都在逐年下降,成效顯著。”黑龍江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近年來,黑龍江積極采取水利建設、田間配套建設、農業生態建設等工程措施,加大對黑土地的保護力度。

富錦市錦西灌區工程是納入國家“十三五”規劃建設的172項節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在錦西灌區渠首泵站,項目建設副指揮長丁兆進正在緊盯控制系統調試工作。“由于農業用水量大,富錦市地下水位近10年間下降了0.6米左右,趕上春季灌溉時節,地勢高的村屯吃水都困難。”丁兆進說,“等明年工程全部建成,將有110萬畝耕地灌溉用上松花江水,一年預計壓采地下水1.07億立方米。”

“江水富含有機質,種出來的大米口感好、營養豐富。而且江水水溫比地下水要高,可以有效延長水稻生產期,畝均增產預計在50斤左右,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劉春說。


[打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