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极品白嫩在线播放,一本久道中文无码字幕av,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色欲久久综合网天天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LANGUAGES

新聞

新聞直播 要聞 國際 軍事 政協 政務 圖片 視頻

財經

財經 金融 證券 汽車 科技 消費 能源 地產 農業

觀點

觀點 理論 智庫 中國3分鐘 中國訪談 中國網評 中國關鍵詞

文化

文化 文創 藝術 時尚 旅游 鐵路 悅讀 民藏 中醫 中國瓷

國情

國情 助殘 一帶一路 海洋 草原 黃河 運河 灣區 聯盟 心理 老年

首頁> 中國鄉村振興在線> 要聞>

“割膠狀元”成長記

2024-05-08 09:42

來源:農民日報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字體:

清晨,天色還是一片暗沉沉的黑,海南天然橡膠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邦溪分公司邦溪派駐組十六隊的橡膠林里,張健手握膠刀,熟練地在橡膠樹上劃出一條流暢的割線,下刀、運刀、收刀,乳白色的膠乳汩汩流出,他快步走向下一株橡膠樹。

凌晨開始割膠,直到早晨7點結束,吃完早飯,八九點再回到林子里收膠,下午2點才能回家吃午飯,每天工作11個小時……和全國數萬名割膠工一樣,張健日復一日地從事著割膠工作,至今已有14個年頭。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在2021年舉辦的第四屆全國農業行業職業技能大賽橡膠割膠工技能競賽中,張健一舉奪冠,成為“割膠狀元”,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稱號。今年,張健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我希望掌握更好的割膠技術,精益求精。”張健告訴記者,正是這個簡單的追求,讓他十多年來刻苦鉆研、練習割膠技術,從家鄉的橡膠林一步步走上全國大賽的舞臺,實現人生夢想。

從搖擺到堅定

橡膠是張健自小就非常熟悉的“老朋友”。4歲時,他的母親順利通過考試,成為邦溪分公司的一名割膠工,全家都搬到邦溪分公司生活。小時候,他和伙伴們到林子里撿橡膠籽,比誰的籽更硬;長大一些,他提著收膠桶幫助母親收膠。盡管從小耳濡目染,張健卻一度渴望外面的世界。他曾在外地工作了幾年,直到2010年,為了照顧生病的父親,作為家中長子,他毅然辭去工作,回到了家鄉。

那時,橡膠的市場行情很好,割膠工也成為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月收入可達五六千元,相比之下,當地砍甘蔗的零工每天收入才50元左右。

割膠是個技術活兒,割得太淺,樹皮中的乳管被切斷的較少,膠乳流不出來;割得過深,就會對橡膠樹造成傷害,影響樹皮的再生和修復。工人割膠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膠乳產量和橡膠生產的可持續性。海膠集團對膠工有著嚴格的培訓和考核程序,只有考核合格才能上崗割膠。

張健開始了一個多月的“修煉”。他每天至少練習4個小時,還時常向老膠工請教技術要領。2011年,張健在考核中獲得第一名的優異成績,不但順利成為一名割膠工,也讓公司領導對他刮目相看。

“我一定不辜負領導的信任,拿出最好的態度,做一名優秀的割膠工。”張健暗下決心。

起初,張健的勁頭很足,可干了一段時間后,挫折感如約而至。

割膠大都在夜里進行,環境濕熱,膠林中隱藏著蚊蟲,不時叮咬身體,讓人渾身難受。“在城市里生活,晚上可以逛街,可以和朋友們一起玩耍,過著滋潤的小日子。現在只能在漆黑的膠林里,就著一盞頭燈獨自割膠。突然間,我問自己:我為什么要堅持干這項工作?”張健坦言,當時,他還是一個25歲的年輕人,環境的艱苦和內心的感受讓他打起了“退堂鼓”。

張健選擇放空自己,該割膠就去割膠,該吃飯就去吃飯。隨著心態的調整、工作的適應、同事的幫助和家人的陪伴,他慢慢“緩了過來”,真正從內心接受了這份工作。從此,割膠已不僅僅是養家糊口的手段,而是他要認真發展的事業。

功夫不負有心人

“抓刀要穩,接刀要準,行刀要輕,割得要快,切出來的樹皮長度保持為1厘米,深度、割面、切片都要均勻。”張健告訴記者,割膠需要手、腳、眼、身的配合,想要技術過硬,日常割膠之外的練習必不可少。

被風吹折的橡膠樹,被張健當成寶貝拖回家。他在樹樁上不斷練習,雙手磨出血泡、起滿老繭,有時手累得連碗筷都拿不起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從2011年走上膠工崗位至今,張健一直被評為一等膠工。目前,他和妻子共同管護14個橡膠樹位,有效割株約4000株。夫妻倆每年都超額完成割膠計劃15%以上,所割的樹位一直都是膠工示范樹位。

2015年,張健參加海膠集團崗位練兵和技能比武決賽,遇到很多優秀的選手,如往屆比賽的割膠狀元虞海濃、姚洪亮。他們與他有著相似的成長經歷,起初也只是平凡的割膠工,卻能憑借一技之長在比賽中嶄露頭角,實現“逆襲”——第三屆全國橡膠割膠工技能競賽冠軍虞海濃已走出國門,作為割膠專家前往非洲喀麥隆。榜樣激發了張健的斗志:“有這樣好的平臺,為什么不拼一拼、搏一搏!”

參加比賽意味著要在更細致、更嚴格的標準下做到更好。海膠邦溪分公司總輔導員,也是全國首屆割膠工技能大賽第3名獲得者周鋒傳授了張健很多“秘籍”:想要割好膠,割膠刀至關重要,現在人們使用的割膠刀多為機器打磨而成,周鋒則手把手教張健手工磨制割膠刀的方法;割膠時身體應轉到什么程度,刀應該怎樣揮出去等細節,周鋒也一一指導。在參加公司組織的每一次集訓、比賽時,張健都抓住寶貴的機會,與優秀的選手交流,大家互相取長補短,總結經驗。

張健說:“在參加全國比賽前,海膠集團將十幾名參賽選手集中到烏石分公司集訓。大量的訓練快速提升了我的技術水平,讓我以從容、淡定的心態走上賽場,穩定發揮出自己的實力。”

農墾精神代代傳

成為“割膠狀元”后,張健對割膠這份工作有了更長遠的思考。

“橡膠是戰略物資,割膠則是重要的生產環節。割好每一棵膠樹是責任,更是榮譽。”張健表示。

張健介紹,橡膠樹開割的前3至5年為初產期,第6年開始進入旺產期。在海膠集團成熟的割膠技術和精心的種植、管護下,橡膠樹的旺產期可以達到25年甚至更久。然而,如果割膠方式不當,或者日常管護不到位、營養跟不上,橡膠的旺產期會大大縮短。

“例如,按照公司的操作規程,每年消耗的橡膠樹皮在9厘米左右。我們注意到農民經營采用了一些不規范的割膠方式,雖然看起來速度快、產量高,每年消耗的樹皮可能會達到17厘米左右,導致旺產期大大縮短。為了追求產量而浪費寶貴的樹皮,事實上會降低效益。”張健說,當下橡膠價格低迷,傳授橡膠種植、管護知識和割膠技術,對橡膠產業的發展意義重大。

張健積極承擔起“傳幫帶”的責任。為推動邦溪分公司三個片區割膠工技術“齊步走”,張健多次深入邦溪、芙蓉田、大嶺等派駐組45個生產隊,先后為600多人開展割膠技術現場示范指導。

成為“割膠狀元”也讓張健獲得了更多外出培訓、交流的機會,開闊了他的眼界。

張健告訴記者,有一次他前往江蘇農墾學習,不僅學到了蘇墾先進的糧食生產經營模式,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經營理念,更真切地感受到艱苦奮斗、勇于開拓的農墾精神。

“全國農墾是一家。盡管我們所處的地方不同,從事的行業不同,但我們肩負著同樣的職責使命。農墾精神要在我們這一代傳承下去。”張健說。

【責任編輯:楊霄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