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部協作取得新成效
光明日報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陳晨23日從農業農村部獲悉,2024年,東西部協作省份圍繞特色產業提升、產業集群打造、消費幫扶增收、勞務協作提質“四項行動”,不斷加強組織領導,創新工作機制,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為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底線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有力支撐。截至10月底,年度協作協議任務全面完成,東部8個省份向西部10個省份投入財政援助資金228.9億元,協作雙方互派黨政掛職干部2979人、專業技術人才2.4萬人,引導企業投資1409億元,采購、幫助銷售農副產品1129億元,幫助81.5萬名農村勞動力實現就業。
在特色產業提升方面,協作雙方深入挖掘西部地區“土特產”資源,幫助延鏈補鏈強鏈,融合農文旅、貫通產加銷,促進特色產業全鏈條發展壯大。北京與內蒙古攜手推進農副產品和清潔能源“兩個基地”建設,共建606個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和71個清潔能源基地,既助力內蒙古當地產業發展,又保障首都農副產品和能源供應。江蘇與青海引導江蘇光伏產業向青海梯度轉移,布局清潔能源全產業鏈,共建“千頭牦牛”“千只藏羊”標準化規模化養殖基地,促進高原特色農牧業發展。
在產業集群打造方面,協作雙方攜手共建產業園區,制定落實優惠支持政策,引導東部企業到西部投資興業、發展產業,并通過強化鏈主企業招引,集聚上下游企業,打造產業集群,促進產業梯度轉移。上海與云南以沿邊產業園區建設為重點,攜手共建昆明臨港科技城和蘭坪現代農業產業園、墨江數字花卉產業園等16個骨干園區,以及河口、磨憨、瑞麗等多個沿邊產業園,促進協作地區產業發展。江蘇與陜西攜手打造安康“毛絨玩具之都”,安康毛絨玩具企業達800多家,日產能超100萬只,吸納就業近2萬人。浙江與四川共建115個產業園區,引導1400多家企業投資1300多億元,海鹽、屏山共建浙川紡織產業協作示范園,實現紡織產業全產業鏈升級轉移。
在消費幫扶增收方面,協作雙方共建一批種養基地、生產加工基地和“直采直供”基地,選樹培育一批優質農產品品牌,拓展線上線下銷售渠道,以市場化方式在協作省份之間建立穩定的產銷對接關系。天津、山東與甘肅攜手做好物流端“快捷化”文章,完善冷鏈物流、產地市場等基礎設施90余個,引進海爾日日順等大型物流園區,開通定西馬鈴薯冷鏈鐵海聯運專列,降低物流綜合成本。北京與內蒙古組織開展“綠品出塞”“年貨節”系列活動,推動農畜產品走進央企,開設內蒙古特色館32家,銷售農畜產品285億元,累計帶動10余萬農牧民增收。
在勞務協作提質方面,協作雙方持續完善勞務協作對接機制,組織開展訂單式、定向式培訓,打造特色勞務品牌,共建就業基地,構建“培訓+輸轉+穩崗”的勞務協作工作鏈條,幫助農村勞動力、脫貧勞動力穩崗就業。廣東與廣西、貴州共建“一縣一企”穩崗就業基地,搭建省、市、縣三級跨省務工農村勞動力公共服務平臺,提供全覆蓋、常態化、精準化跨區域就業服務,助力穩崗就業。江蘇與陜西注重勞務品牌打造,先后培育“鎮安月嫂”“紫陽修腳師”等一批區域特色勞務品牌,幫助農村勞動力提升就業技能、實現高質量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