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极品白嫩在线播放,一本久道中文无码字幕av,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色欲久久综合网天天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LANGUAGES

新聞

新聞直播 要聞 國際 軍事 政協 政務 圖片 視頻

財經

財經 金融 證券 汽車 科技 消費 能源 地產 農業

觀點

觀點 理論 智庫 中國3分鐘 中國訪談 中國網評 中國關鍵詞

文化

文化 文創 藝術 時尚 旅游 鐵路 悅讀 民藏 中醫 中國瓷

國情

國情 助殘 一帶一路 海洋 草原 黃河 運河 灣區 聯盟 心理 老年

首頁> 中國鄉村振興在線> 要聞>

小農田的大變身——湖北恩施州推進山區農田綜合改造觀察

2024-12-26 10:48

來源:農民日報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字體:

冬閑人不閑,整治好農田。近日,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四方石村的田地里,不時可以看到村民配合挖機平整田坎、開挖溝渠忙碌作業的身影。

“八山半水分半田”,群山連綿、溝壑縱橫的恩施州,耕地資源稀缺一直是農業發展的最大瓶頸。近年來,恩施州搶抓高標準農田建設機遇,加快農田整治改造步伐,讓曾經零散細碎的“巴掌田”變身整齊標準的“方塊田”、集中連片的新梯田,讓山區農業來了一個大變身。

恩施州州長夏錫璠表示,山區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規模化、機械化水平相對較低,恩施州委、州政府深刻認識耕地保護和質量提升的重要性,將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頭號工程來抓,黨政同責抓農田,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做到能建則建、應建盡建,確保建一片成一片。2024年,恩施州建成高標準農田38萬畝,想方設法增加基本農田和高標準水田。

多方參與 “巴掌田”變新梯田

沿著蜿蜒山路,記者來到四方石村,見到了藏在大山里的農田改造項目:雜草樹木被清除干凈,層層梯田輪廓逐漸清晰,機耕道正在施工,部分改造好的田塊已經種上冬油菜。

“四方石村有300多年種植貢米的歷史,這是老祖宗留下的‘金籽粒’,不能丟。”四方石村黨支部書記夏紅菊介紹說,近些年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就業,農村人口老齡化加速,房前屋后農田種得還算認真,遠一點的“巴掌田”種著就沒什么勁兒了。

今年年初,在夏紅菊的帶領下,村集體流轉了200多畝地開展整治,采取稻油輪作,僅水稻這一項就為村集體經濟增加10多萬元收入。夏紅菊說,“這里作為曾經的貢米場,農田基礎相對較好,村民改造意愿強。于是,村集體落實國家高標準農田項目資金,并拿出部分自有資金繼續追加投入,計劃整治面積1000余畝。”

“為了支持村里集中改造‘巴掌田’,我家有1.8畝田流轉給了村集體。”四方石村七組村民楊貴明說,山里的田塊小、年久失修,種糧食基本上是望天收,改造成高標準梯田后,集中連片種莊稼,村民拿流轉費用,還能參與分紅,增產又增收,一舉多得。

小塊田變新梯田,四方石村的變化是恩施州農田建設的縮影。恩施州農業農村局局長王波介紹,近年來,恩施州在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過程中,充分調動農民積極性,積極引進多元主體參與,引導村集體、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參與高標準農田建設,增強他們的參與感與實際獲得感。五年來,全州共培育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719個,完成土地平整14.2萬畝。

在恩施市紅土鄉石灰窯村劉家坪組,昔日雜草叢生的荒地,變成了阡陌縱橫的高標準農田。近兩年來,石灰窯村結合零星荒地、撂荒地整治,借助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大力開墾撂荒地,引進企業集約耕種,打造千畝高標準農田。

來鳳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該縣持續加強山區耕地布局優化,2024年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建設任務1萬畝。通過整合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區等項目,繼續做好舊司鎮相關片區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在巖朝門村等村硬化產業道路,修建具有灌溉功能的排水溝,著力打造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田園片區,探索山區農耕新業態。

適度規模 推進宜機化改造

如何讓山里的細碎、零散的小地塊發揮價值?恩施州農業農村局總經濟師田東介紹,為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農田綜合效益,全州針對山區地形重點推進宜機化改造,嘗試解決承包地細碎化問題,推動農田“優質、集中、連片”,為適度規模經營創造條件。

宣恩縣“巴掌田”“斗笠田”“皮帶田”遍布,土地效益普遍不高。高羅鎮麻陽寨村全村6600余畝地被切分成1萬多塊,田塊分割、大小不一的耕地條件讓村民很是苦惱。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資金,麻陽寨村將部分零星的田塊試點實施了灌排設施提升、耕地質量提升、宜機化改造“三大工程”,增強農田保土保肥保水和宜機化能力。

“與平原不同,山區的農田建設成本更高,每畝地的改造成本是平原的三至四倍左右。”宣恩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介紹說,該縣加強項目捆綁實施力度,在縣域內整合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高標準農田、農旅融合、東西部協作、產業幫扶等項目及資金,探索出項目拉動型、托管服務型等有效模式。

據了解,下一步,恩施州將著力解決山區坡度大、地塊分散且細碎、不利于機械化耕作問題,因地制宜發展適度規模經營。

突出特色 提高農業綜合效益

恩施州地處武陵山區腹地,平均海拔1000米,海拔高差懸殊、晝夜溫差大的自然條件利于植物積累養分,適宜發展高山蔬菜產業。

進入冬季,利川市南坪鄉大羅村的高標準農田里,種完一季水稻,村民又利用冬閑田種上羊肚菌,探索“菌稻輪作”種植模式。在謀道鎮齊岳山村的高標準農田里,蘿卜等高山蔬菜也陸續收獲。依托海拔高、生態好等自然資源稟賦,汪營鎮也積極發展高山蔬菜等特色種植產業,尤其是毛白菜口感柔和、味道甘甜、產量高,暢銷省內外。

利川市在農田建設過程中,注重規劃與重點村產業發展相結合,建成多個以高標準農田為引擎的產業優勢區,探索“建好一塊良田、引入一個主體、流轉一片土地、發展一批產業”模式,發展主糧作物、輪作蔬菜及食用菌50余萬畝,農作物綜合產出水平提升20%。

恩施土豆是恩施州最具地方特色的土特產。12月是冬馬鈴薯種植的關鍵時期,在崔家壩鎮公龍壩村土豆種植基地,村民搶抓農時播種土豆,田間地頭十分忙碌。在土豆種植過程中,都有當地經營主體提供的“一條龍”式技術服務,確保好土壤里種出好土豆。

“山區土壤酸化較為嚴重,影響地力水平和農作物產出。”咸豐縣農業農村局有關負責人說,近年來咸豐縣實施耕地土壤酸化治理技術驗證、退化耕地土壤改良培肥等試驗,采取增施有機肥、石灰調酸、綠肥還田等措施,開展地力培肥技術推廣應用,同步完善耕地質量監測體系,確保土壤健康利用。

【責任編輯:楊霄霄】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