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鄉融合發展中扎實推進共同富裕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作者:鄭會霞(河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共河南省委黨校哲學教研部教授)
城市與鄉村,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兩個空間地域載體,各自承載著不同的功能和使命。城鄉關系的理想狀態是城市和農村地位平等、互為依存、功能互補、互促互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將“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列為重大改革任務之一,明確提出“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強調“必須統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全面提高城鄉規劃、建設、治理融合水平,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縮小城鄉差別,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這為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實現共同富裕指明了方向,規劃了路徑。
1.以空間融合塑造共同富裕格局
推進城鄉空間融合旨在打破城鄉分割,彌合城鄉空間資源不對等和消除空間資源交換阻礙,實現城鄉發展的均衡性與協調性,為共同富裕創造更加公平、公正、可持續的發展環境。對此,可在以下幾方面重點推進:
以科學規劃為引領,優化城鄉空間布局??茖W規劃是實現城鄉空間融合的前提,應制定城鄉一體化發展規劃,明確城鄉發展的定位、目標和融合路徑。通盤考慮土地利用、產業發展、居民點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生態保護、防災減災和歷史文化傳承等因素,編制“多規合一”的實用性城鄉融合發展規劃,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和資源優化配置。加強城鄉規劃的銜接和協調,確保各項規劃在內容上相互銜接、空間上相互協調,形成城鄉空間融合的良好格局。
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互聯互通水平?;A設施是實現城鄉空間融合的硬件基礎。要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尤其是加強農村的交通、水利、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縮小城鄉基礎設施差距,提升農村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加快5G網絡規模化部署,推廣升級千兆光纖網絡,促進物聯網快速發展,提高固移融合、寬窄結合的物聯接入能力,打造覆蓋城鄉、高效運行的通信、導航、遙感空間基礎設施體系。建立健全城鄉基礎設施共管共護共享機制,提高鄉村基礎設施完備度。
大力推動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尊重縣城發展規律,因地制宜補齊縣城短板弱項,強化中心鎮、集鎮和特色小鎮建設。發揮城鎮在人口集聚、產業集中和綜合承載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促進農民就地就近就業創業,吸引更多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縣城。積極引導農業產業與城市市場有效對接,按照市場需求的變化組織安排生產,引入先進生產要素和管理方式,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依靠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產品,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
2.以產業融合夯實共同富?;A
城鄉產業融合要求立足城鄉各自優勢,推動城鄉產業互補互促,這是謀求城鄉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在實踐中,可從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科技創新、加強政策引導等方面進行探索。
優化產業結構,推動城鄉產業互補。城市應重點發展技術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產業,如信息技術、生物科技、高端制造等,以提升城市的競爭力和創新能力。在城市周邊地區,可以發展現代農業、鄉村旅游等,與城市產業形成互補。農村則應依托自然資源優勢,發展特色農業、農產品深加工,積極推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將生產、加工、倉儲、物流等要素聚集整合,不斷延伸農業產業鏈條,推動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鼓勵城市企業向農村轉移,帶動農村經濟發展。通過產業互補,形成城鄉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
推動科技創新,提升城鄉產業競爭力。加大對城鄉產業融合的科技創新支持力度,推動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在城鄉產業中的廣泛應用。建設農業科技園區、現代農業示范區等平臺,提升農業科技水平,推動農業產業升級。發展“互聯網+”現代農業,運用電商模式,提高進入市場的能力和效率,讓農民更多分享農產品的增值收益。加強城市與農村之間的科技交流與合作,促進科技成果在城鄉之間的轉移和轉化,提升城鄉產業的創新力和競爭力。
加強政策引導,推動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在政策設計上,應注重城鄉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共享,加強城鄉交通、信息、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打破城鄉分割壁壘,推動城鄉實現無縫對接。鼓勵和支持農村發展特色產業,促進農產品加工、鄉村旅游等產業轉型升級,提升農村產業附加值和競爭力。加大對城鄉產業協同發展的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為城鄉企業提供更加公平透明的市場環境,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激發市場活力。加強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興產業,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在政策執行過程中,政府還應加強監督和評估,確保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取得實效。積極借鑒國內外成功經驗,結合本地實際,不斷創新政策手段,推動城鄉產業協同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
3.以要素融合激發共同富裕動能
城鄉要素融合的關鍵在于打破城鄉分割格局,推動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要素在城鄉之間自由流動、最優配置。
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有序推進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引導城市資本、技術等要素向農村流動,結合農村土地資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發展生態農業、循環農業等新型農業形態,提升農業附加值,促進農民增收。
人才是城鄉發展的核心要素,要打破城鄉人才流動壁壘,促進人才雙向流動與合理配置。一方面,鼓勵城市優秀人才下鄉服務,為農村提供教育、醫療、科技等方面的支持,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另一方面,加強農村人才培養與引進,通過提供培訓、創業扶持等舉措,吸引更多農村青年返鄉創業,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資金是城鄉經濟發展的血液,要建立健全城鄉資金流動機制,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現代化和鄉村產業發展。設立專項基金、提供貸款貼息,吸引社會資金投資農村,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鼓勵農村利用自身優勢資源,通過股份合作、資產證券化等方式,拓寬融資渠道,實現資金的有效積累與增值。
技術信息是城鄉融合發展的橋梁與紐帶,建立城鄉技術信息共享平臺,能夠實現技術信息的互聯互通與資源共享,加強技術信息的交流和傳播,推動城市先進技術向農村轉移和擴散。應著力加強農村地區的信息化建設,提高農村地區的信息化水平,彌合城鄉間存在的信息鴻溝,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奠定堅實的信息基礎。
4.以生態融合厚植共同富裕底色
城市擁有較為完善的環保設施和技術手段,鄉村則擁有廣闊的生態空間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城鄉生態融合的核心在于推動城鄉生態共建共享,促進生態資源、環境政策、綠色發展理念在城鄉之間的深度交融。通過科學的規劃布局,將城市的環保技術、管理經驗引入鄉村,同時利用鄉村的自然優勢,發展生態農業、鄉村旅游等綠色產業,不僅能夠提升鄉村的生態環境質量,還能帶動鄉村經濟的多元化發展,為農民增收開辟新途徑。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城鄉發展的前提和約束條件。在城鄉建設中,要優先考慮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合理規劃產業布局,避免過度開發和污染排放,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雙贏。加強生態修復與保護,對綠地、濕地、公園等城市生態系統進行保護與擴建,提升城市生態品質;實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加強農村面源污染治理,推廣生態農業技術,保護農村生物多樣性,打造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
普及生態環保知識,提升城鄉居民的生態環保意識。鼓勵公眾積極參與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逐漸形成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利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建立城鄉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實現環境信息的實時共享與公開,增強環境治理的透明度和有效性,讓城鄉居民共享生態文明建設成果。
加強生態政策引導和制度保障。政策引導與制度保障是推動城鄉生態融合不可或缺的一環,應出臺更多支持城鄉生態融合的政策措施,如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對生態保護作出貢獻的地區和個人給予獎勵;完善綠色金融體系,為生態環保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加強環境立法,對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確保生態環境安全。
5.以制度融合形成共同富裕合力
城鄉制度融合是新時代推動城鄉協調發展、形成共同富裕合力的關鍵舉措,旨在構建更加公平、包容、可持續的城鄉發展體系,為城鄉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務,激發城鄉經濟活力。
戶籍制度改革是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的重要突破口,是推進城鄉人口流動和資源優化配置的關鍵之舉。因此,要繼續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讓符合條件的進城農民在城鎮落戶定居,享受與城市居民同等的教育、醫療、就業、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務和社會福利。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為農民提供更多財產性收入渠道,激發農村內部發展活力。
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推動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有序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試點,深化承包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改革,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此外,還要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探索構建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為鄉村產業發展提供土地要素保障。
加大對鄉村振興的財政支持力度,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確保公共財政更大力度向“三農”傾斜。深化農村金融改革,拓寬農村融資渠道,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滿足鄉村產業發展需求。創新財政金融政策,為城鄉融合發展提供有力資金支持和金融服務。
以人為本,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制度體系,加快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通過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高鄉村教育質量,縮小城鄉教育差距。加強醫療衛生體系建設,提升鄉村醫療服務水平,保障農民健康權益。推動城鄉文化交流與融合,豐富農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鄉村社會文明程度。健全城鄉社區治理體系,推動城鎮社區治理與服務向農村延伸,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和水平,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光明日報》(2025年01月02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