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興農 創新富民
光明日報記者 岳佳儀 王勝昔 丁艷
萬頃良田、沃野千里,在國人的餐桌上,每四個饅頭就有一個帶著河南的麥香。河南這片土地也被譽為“國人糧倉”,從一粒種子研發的前沿陣地,到田間地頭的精耕細作,再到農產品加工的精雕細琢,科技創新這條線將農業產業鏈環環相連。
“糧安天下,種筑基石”。種子是農業的“芯片”,種質研究對農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田里有長相,實打產量高!”在新鄉市中原農谷展廳入口的小麥展示區,金黃色的麥穗講述著創新育種的故事。從這里走出了我國第一個通過國審的小麥遠緣雜交新品種——“普冰”系列,野生近緣植物冰草的高產、抗病、抗逆基因被導入小麥,成功破解了小麥和冰草遠緣雜交的世界難題。
冰草生長在高緯度的寒冷地區,需要種植人翻山越嶺探尋。“既是樂趣,更是責任。”37年來致力研究桃子的“桃皇后”王力榮研究員這樣評價育種工作,她說,“不少類似野生種質資源生長在氣候環境惡劣的地區,不去發現這些野生種質資源,或許它們就會丟失,僅拿現有的資源進行雜交,永遠不能產生大的突破,要不斷做原創的創新。”
瞄準種業基礎性前沿問題,攻克核心技術卡點,河南作為農業大省,努力做到“把飯碗牢牢地端在中國人自己的手中”。做好良種育種,突破和進步離不開種質資源人幾十年如一日的堅守。
如何讓成果轉化緊緊跟上科技創新與研發的腳步,讓科研成果變為手中實實在在的利益?
666萬元!這是小麥品種“普冰03”生產經營權的轉讓價格,2024年10月,“普冰03”在中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交易中心就地成功轉化,打破了我國小麥單品種轉讓價格紀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的搭建,讓科研成果迅速走出實驗室。靠著“推進科研成果轉化、市場化、產業化”的有效機制,中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交易中心對科技成果轉化提供全過程的跟蹤服務。一粒種子從研發到繁育、交易、推廣的完整產業鏈在中原農谷得以全部實現。
播撒種子,悉心培育。農業科技的加持,更是做到了讓各類特色農產品在豫地自由生長。
焦作溫縣關肇村的清晨,收山藥的村民作業正酣,這里的壚土硬度大、有機質高,十分適合作物生長,孕育出了享譽全國的鐵棍山藥。搭架種植、水肥一體化等措施讓當地山藥的產量每畝增產至3000斤至3500斤,為農民帶來了更豐厚的回報。
洛陽嵩縣則被譽為“豫西天然藥庫”,地形和氣候都很適宜各類中草藥材生長,縣域內已查明中藥材品種1300多種。嵩縣依托豐富的中藥資源,探索中藥產業的新路子,不斷用科技創新將資源優勢轉為發展動力。經過嫁接改良的中藥皂角刺個頭大、品質優良、產量高,如今嵩縣的皂角刺占全國皂角刺交易量的75%以上。原本的非傳統用藥部位、藥渣、“副產品”在這里變為寶物。過去,只采摘連翹果實,而將大量連翹葉隨手丟棄。如今,科研人員從這些連翹葉中提取分離了具有抗炎、抗氧化活性的連翹酯苷,大大提高了資源利用率,降低了成本,讓農民的錢袋子更鼓了。
社會化服務能力,一定程度上決定著農業現代化水平。合作模式、流程機制創新則大大激發產業發展的積極性。
站在嵩縣葉嶺村的萬畝丹參田地里,連片的覆膜閃閃發亮。葉嶺村集中發展特色丹參種植產業、創新合作模式,探索出一條“黨建引領、科創賦能、抱團發展”的鄉村全面振興新路子。帶動葉嶺村周邊的3鄉18村將近5萬畝土地整合,由中原藥谷、高校等提供科創支撐,面向企業和市場需求,打造了全國最大的丹參種植基地。
“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份,農民變股東”“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改變了原先的“靠天收,撂荒地”,每畝地從每年收入不足500元增至2300元以上。“通過產業發展,就能在家門口就業。變化最大的還是老百姓的精氣神!”嵩縣城關鎮葉嶺村黨支部書記董廣聚告訴記者。
種出好糧很重要,農產品加工更是提高農業附加值的關鍵,“微創新”推動著農產品精深加工邁向更高的臺階,讓小食品也能做出大文章。
小小的麻團不掉芝麻不炸餡,能“堆蒸不破”的蒸餃成了團餐中的“寵兒”,顏值高又文化味兒十足的年年有余八寶飯成了銷量可觀的“網紅”產品。在新鄉千味央廚食品有限公司,這些看似常見的食品無一不“深藏絕技”,適應了更快捷、健康、高質量的生活需求。
設備研發、包裝研發、基礎研發、風險防控、配方研發、平臺研發組成的研發產業鏈貫穿食品生產全過程。“每個研發環節都有工程師保駕護航,人才隊伍更是很年輕。”公司研發總監賈學明介紹,就是要把河南的優勢糧食作物變為各種形狀、口味不同的美食呈現給消費者。
科研人員潛心鉆研攻克難關,政府全力托舉搭建平臺,企業深入一線積極作為。“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從豫東沃野到豫西峻嶺,從粟種萌芽到珍饈上桌,在科技興農的征途上,河南的腳步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