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減災專家為市民揭秘地震監測全程
一臺位于地下兩米的“拾震器”時刻探測地下的“動靜”,這些“動靜”被地震數據收集器收集,并通過無線信號傳送到監測中心,經過工作人員分析,地震發生后最快5分鐘便可知道什么時候什么地方“震”了。昨日是我國第二個“防災減災日”,本報記者與市防震減災局專家一同前往新津梨花溝地震臺,現場觀摩地震監測全程。
“拾震器”
放在地下兩米坑里
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走進新津梨花溝地震監測臺的“地下室”,“這就是探測地震波的‘拾震器’,”專家指著一臺儀器介紹,“拾震器”可監測到地震波信息,而地震波又是獲知地震信息的重要因素。
為何要將“拾震器”安放在“地下室”呢?專家解釋,為了有效降低行人和車輛等干擾因素,設計時將“拾震器”放置于地下兩米的坑中。另外,為保證監測數據準確,這臺“拾震器”下方的水泥柱與地下基巖直接接觸。
“地震波信息通過有線光纖傳送到位于二樓的地震信息采集器。”專家帶領記者來到二樓,這里的兩臺地震信息采集器正在運轉,顯示屏顯示著收集到的紅色數字。專家介紹,信息采集器將采集到的信息通過無線信號傳達給成都市遙測地震臺網的內部網絡,工作人員通過實時監測處理機進行分析,“一般通過對3個監測臺的數據進行綜合,便可得到較為準確的地震信息。”專家告訴記者,若發生地震,最快5分鐘便可知道地震的基本情況,如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強度等,“相對于以前,現在的地震監測技術已經進步了很多,為震后救援提供了有力保障。”
1.5級以上地震可精確定位
據了解,目前我市已建成1個遙測地震臺網,包括1個數據處理中心、12個測震子臺、與省局共享5個子臺,梨花溝臺便是12個測震臺站之一。市防震減災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數據處理中心設在成都市防震減災局辦公所在地,12個臺站分別是龍泉驛望場坡臺、彭州丹景山臺、大邑高堂寺臺、蒲江朝陽湖臺、邛崍平樂臺、新津梨花溝臺、雙流應龍灣臺、彭州銀廠溝臺、成都市植物園臺、金堂淮口臺、青白江清泉臺、大邑西嶺臺,基本覆蓋成都全市。其中有3個臺站是汶川地震后根據成都市防震減災專項實施規劃增建的。該地震臺網能夠對成都市境內1.5級以上地震實現精確定位。
另外,成都還建有1個地震前兆觀測臺網和1個地震烈度速報臺網。地震前兆觀測臺網主要進行電磁波、地形變和地下流體(水位、水溫和氣氡)觀測,重點監測我市境內地震前的電磁、形變和地下流體場的微觀變化。地震烈度速報臺網包括1個數據處理中心和67個烈度觀測子臺,其中有10個烈度觀測子臺在建,預計今年6月全部建成。
目前,各烈度觀測臺的觀測信號通過CDMA方式實時全部匯集到市地震監測中心,進行數據集成與處理,實現地震烈度速報功能(如圖)。一旦發生地震,能夠及時生成全市地震烈度分布圖。記者黃海英
○相關新聞
有感余震活動間隔會越來越長
截至昨天,汶川地震已經發生兩年,未來的余震走勢如何?成都附近近期出現蟾蜍聚集或成群遷移是不是地震前兆?市防震減災局專家介紹,截至今年5月9日,汶川地震區共發生余震74589次,其中4.0至4.9級266次,5.0至5.9級39次,6.0至6.4級8次,最大余震依然為2008年5月25日發生在青川的6.4級,“汶川地震余震區的余震活動將呈有起伏的衰減態勢,隨著時間的推移,有感余震活動的時間間隔會越來越長。”
“最近在龍泉驛區十陵鎮、青白江區城廂鎮以及相鄰的仁壽縣都有蟾蜍成群遷移的現象出現,我們都及時派員到現場進行了調查核實。”市防震減災局副局長袁海良表示,這幾起現象都是幼年期蟾蜍的正常活動行為,不是地震前兆。
|